陌上古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淮南师范学院)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频道

陌上古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淮南师范学院)

2022-02-28 14:46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校园网路通讯站 刘梦情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雨水到来天渐暖,春回大地百花艳。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发芽,降水增多,预示着明媚的春天即将到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雨水节气的一些知识吧!  

图片来源:网络)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交“雨水”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减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水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空气中并不甘示弱,与冷空气频繁的进行着较量,既不甘推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

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全国大部地区严寒多雪之时一过,雨量渐渐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在雨水节气的15天里,除了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其它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转春的过渡,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广大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图片来源:淮师党宣)

雨水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天气变化多端。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已变得鲜对疏松,对风寒的抵抗力会相对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更应注意自己身体健康。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除湿。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的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这时的大气环流处于调整阶段,全国各地的气候特点,总的趋势是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温暖过渡。

雨水习俗“雨水节,回娘家”是流行于川西一带汉族节日习俗。到了雨水节气,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拉保保”是四川一些地区的民间习俗,指在正月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保险儿女平安。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飞拂面,冰雪融化,温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在像人们走来。

图片来源:淮师党宣)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