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安徽师大在行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安徽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对口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开展了教师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本次培训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员的普通话水平、普通话诗文诵读水平和运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安徽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挂靠文学院,为保证顺利推进培训工作,安徽师大文学院院领导和基地领导直接参与了培训方案的制订和具体工作的开展。基地主任、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陆林,基地副主任、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长周端明,隆林县教育局韦嘉勋等领导组成管理团队,监督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指导教师团队由文学院10名有丰富教学和培训经验的教师组成,负责大纲制定、教学内容编排、教学计划安排和对培训师的培训;文学院5名青年教师、9名研究生、6名本科生组成培训师团队,对学员进行日练辅导。
教师团队因材施教制定的培训手册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提供)
本次培训内容有两块,一是以普通话为核心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二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知识传授和经典诵读水平的提升。培训形式亦有两种,一是大课,结合学员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采用线上大课的形式进行。二是分组培训,将本次参训的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教师每5人分为一组,每组配备一名培训师。各位培训师按照教学计划和进度布置作业、回收作业、讲评作业,采用多种形式与学员互动交流。
培训师对学员作业存在的问题细心记录(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 提供)
为做好这次培训,安徽师大文学院开展了一次沙龙讨论培训方案,全体指导教师和培训师都积极参加了研讨;在11月13日和12月2日,安徽师大也两次召集培训师进行线上研讨,分享培训感受,解决培训中的问题,就监测平台的使用进行说明等。在培训过程中,文学院副教授、普通话教研室主任汪红艳主讲“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与普通话水平测试”;安徽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副主任、文学院教授、博导储泰松主讲“语音与文化趣谈”,文学院教授崔达送主讲“教师普通话朗读说话能力分析” ,安徽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副主任、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导项念东主讲和“诗歌朗诵技巧与训练”。目前四次大课均已结束,学员反映收获很大,对于指导教师的授课与培训师的辅导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研讨会上文学院副教授汪红艳老师发言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 提供)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本次培训还在持续推进中,通过两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整体教学与分层辅导并行的教学指南,有效调动了学员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学员储备了更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不仅普通话水平整体提高,还增进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在传承弘扬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华优秀文化道路上,安徽师范大学将会继续坚持以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阵地,将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