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湖书院】第97期:飘零人生路 翱翔远山巅
如果从小就没有接受普通的学习的人生应该是怎样的?十七岁,本该自由烂漫的年纪里,塔拉却在肮脏的破铜烂铁和轰隆的机器声中度过童年。思想固执的父亲,性情软弱的母亲还有那些野蛮的哥哥们,在家庭一步步编织的囚笼下,少女内心却一直想打破枷锁,走出高山,好奇那边世界到底如何?而生活也为她留下了一扇窗,在哥哥泰勒的鼓励下,她成功申请了杨百翰大学,这仿佛是一束光,给身处迷茫的她带来了希望,但是这种希望很快又黯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踏入校园的塔拉逐渐忧虑,自己的格格不入动摇着最初信仰,她开始重新用独立的视角看这个世界,面对不知教育为何物的她,在图书馆学习至凌晨,拾起从没未用教材,阅读晦涩的论文,用毅力和努力成为了学校全优生,接着是剑桥大学硕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剑桥大学博士。在泥潭里成长的她凭借对教育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坚持,为自己的人生得以插上翅膀,双脚离地,如同鸟儿,飞越高山,看见全新的世界。
当我们见证社会发展的进步和享受科技带来便捷时,面对被缭乱的娱乐麻痹的自己,被琐碎的事务淹没的自己,被平淡的生活沉沦的自己,问问内心,甘心如此吗?回忆曾经自己是否也怀有一腔热血,是否也渴望非凡成就,是否也期待活得精彩。塔拉的经历证明了,教育才是脚踏实地的道路,通向梦想的远方,不断学习才可以矗立群山之巅,纵览辽阔世界。塔拉历经迷惑、怀疑、怯懦,还有背叛,可是未曾放弃,支撑她的是希望,鼓励,进步和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她似幼芽的根脉,汲汲不断吸取知识,接触到哪些从未认识的事务,一次次突破认知的边界,成长生命的枝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人,在认知、探索、沉淀、传承的成长历程中,教育则一直在刻划,改变心理的模样。如果缺乏知识的打磨,又怎能成长为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的个体呢?教育与我们而言普通而又复杂,因为这需要我们忍受漫长孤独,主动学习训练,同时也需要对自己的成长思考斟酌,其中的体会也因人而异。所以教育并非只是一个公式,一行文字,一张图片,而是从岁月沉淀所收获的自己的经历,一段全力以赴,为某个目标不断挑战的人生。这是教育,这才是塔拉可以翱翔蓝天,飞往群山留下的美丽身影。
“风就是风。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阵阵狂风,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风。它们没有区别。不同的是头脑中怎么想。”所以可以无所畏惧,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留下印迹,远山巅上冲破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