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内蒙古,呼院学子在抗疫一线
寒冷冬夜,病毒肆虐
打乱了内蒙古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
无数呼院学子们主动请缨
化身一个又一个青年志愿者
组成了一支守护者联盟
日夜不断地奋战在抗疫一线
每个人都共赴艰难 砥砺向前
不是他们天生就强大
而是他们相信
肩并肩时 力量胜比泰山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出现新冠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校学生积极响应当地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主动请缨参加疫情志愿服务。大家分别在不同社区的不同岗位上,或是协助医护工作者进行核酸检测或是帮助社区工作人员登记......他们承担起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不喊累不叫苦,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披星戴月,任劳任怨,只为疫情早日结束。










历史文化学院张乐同学登记社区居民信息、维护核酸秩序、检查居民绿码。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闫晓莎同学在社区核酸检测点为做完核酸的居民进行登记。

文学院武小雅同学身着防护服登记做核酸人员的信息。

化学化工学院陈祥同学对社区环境进行消毒。

美术学院田慧芳同学在社区辅助工作人员采集核酸样本、进行信息录入、测量体温、维持秩序。

经济管理学院李佳荣同学担任家乡全员核酸检测演练活动志愿者,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进行信息登记。
如今,我也能负重前行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昆新社区志愿者”
数学与统计学院 刘玥
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她还只是个未成年的高中生,那时有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冲在抗疫前线,她只管岁月静好足矣;如今呼和浩特市有难,作为数学与统计学院2021级的新生,她认为是时候学着大人的模样,承担起负重前行的责任了。
为了保障全员核酸的顺利进行,她在清水河县昆新社区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登记前来做核酸居民的详细信息,帮助网格员更快地落实做完核酸的人员名单。
“作为当代大学生,有义务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定能成功退散。”刘玥说。
防护服下悄然长大的“00”后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志愿者”
传媒学院 王浩天
来自传媒学院的王浩天已经连续参加了几轮的全员核酸检测志愿工作,身穿防护服奋战了几十个小时。他说,这是疫情距离他最近的一次,也是他第一次投身于疫情防控前线,穿上医护人员同款防护服的他,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抗疫之难。他们一旦穿上防护服很难再脱下,物资紧缺情况下不舍得多次更换防护服,他就尽量少喝水。
在一天近12小时的工作中,他都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工作,因为信息采集在整个核酸检测中至关重要,如果信息采集错误,会影响核酸检测结果,他说:“不为别的,只为贡献一份力量。我的家乡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战胜疫情!”
一句话坚持喊8小时

“包头市昆都仑区志愿者”
化学化工学院 董建洋
他是化学化工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也是一名预备党员,现在他正作为包头市昆都仑区青年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在看到包头需要进行全员核酸的消息后,他觉得作为年轻人,有责任也有义务报名。于是,他第一时间联系了社区网格员,报名参加志愿者。2月20日凌晨5点30分,他来到点着灯的临时帐篷里,为准备开始的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做准备。
“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五以上距离,提前准备好健康码或者身份证!”为了核酸采集工作的有序进行,他这句话喊了整整8个小时。
这其实不是他第一次参加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疫情发生以来,他就一直是抗疫“活跃分子”,2021年年末满洲里出现疫情时,他就曾在扎赉诺尔区担任过抗疫志愿者。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志愿服务的是从小生活的地方。他说:“希望早日让这座美丽的鹿城——包克图迎接属于它的春天!”
志愿是荣幸也是责任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创业社区志愿者”
教育学院 王娅婧
王娅婧是教育学院大一的一名同学,她作为赛罕区创业社区的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主要负责核酸检测采样的笔录工作,比如登记本小区居民的基本信息、针对现场的消杀消毒等工作。
每天的工作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她需要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带上防护面罩,在桌子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样一天下来,有时双手被冻得麻木,腰酸背痛。“虽然辛苦,但是我的志愿者小伙伴们会彼此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我觉得在抗疫一线担任志愿者不仅仅是责任也是一种荣幸。”王娅婧说。
以绵薄之力回报家乡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志愿者”
法学院 黄振东
黄振东的眼镜上起了一层雾气,他用手抹掉,朝着后来的居民喊道:“后面新来的居民请准备好身份证,准备排队登记。”
家住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振东是来自法学院的一名学生,看到志愿者组织招募后,他第一时间联系社区报名志愿者。从2月18号到21号,他所负责的⼯作是协助社区进⾏核酸检测⼈员登记,并协助核酸登记现场秩序和引导⼯作。
“家乡陷入疫情,我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回报社会,帮助家乡顺利渡过难关。呼和浩特市加油!内蒙古加油!”他坚定地说。
手脚冰凉也抵不过内心火热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志愿者”
文学院 时蕊
当时蕊看到呼和浩特市来势汹汹的疫情时,她就四处问询哪里需要志愿者,哪里正在招募志愿者,后来,她终于成为一名疫情防控秩序维持员。
她每天早早到岗,刮风下雪也不能阻挡她担任志愿者的一颗热忱之心,耐心负责地告知居民进行核酸检测的流程,指挥大家有序排队。
如果你问早出晚归、微信步数上万的她“当志愿者累吗?”她一定会告诉你:“每天累到崩溃。”但是她却不会放弃,她说“我相信呼和浩特市一定会渡过难关,春天一定会到来。”
战疫一线的相互体恤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张全营村志愿者”
机电工程学院 杨志
在托克托县张全营村的村委会,杨志同学正登记村子里做核酸检测人员的信息,他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这已经是他担任抗疫志愿者的第六天。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村子的宁静生活,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他就联系到村委干部,主动请缨成为志愿者。
村民们对这次疫情防控很配合,除了常规的核酸检测,村民们见到他也会亲切的问候,“吃饭了没?”“辛苦啦”“要注意休息”这样的话几乎贯穿在杨志志愿工作的每一天。
奔走在一线的点点萤火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志愿者”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闫嘉川
“我在武川县做志愿者,主要负责核酸检测点维护秩序、协助检测核酸和车队宣传,从2月18号正式上岗,我就在这里工作。”来自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闫嘉川笑着说。
虽然没有能力像医护人员去最前线做贡献,但通过志愿服务平台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助力方式。他说:“我希望可以尽我所能,帮助身边的居民,减少他们的恐慌,同时积累宝贵的人生经历,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全力以赴才能向阳而生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鑫盛社区志愿者 ”
美术学院 张羽
家住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鑫盛社区的张羽,也是奔走在疫情一线的点点萤火之一。从2月16号得知“青城”出现疫情后,她就第一时间报名上岗,成为一名抗疫一线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
从疏通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到居民信息的登记录入,每一项她都认真对待,生怕因为自己的一个不小心,耽误了大家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当看到爱心人士为他们送去自家煮的果茶和咖啡时,她觉得自己这么多天的付出和坚持是值得的。
作为美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她希望学校和父母都能放心,“此次疫情尚未结束,那么我的志愿就没有结束,我会一直和家乡共同度过此次难关。只要大家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向阳而生,一定能够再次成功战胜疫情。”她坚定地说。

无需海誓山盟,却有最郑重的承诺
你可以永远相信呼院人
他们就是漫漫长夜的荧光
聚渺茫微光可灿若星河
人间烟火暖人心
抗疫难关终摆平
期待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那天
内蒙古加油!
为所有战“疫”的志愿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