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学院志愿者在现场看谷爱凌、苏翊鸣夺冠!
"冬奥会上,我成为志愿者之一
在现场目睹了这场世界赛事!"
"严谨又和善的巴赫,能量满满的谷爱凌,实力超群的苏翊鸣……
都有在我的相册里!"
"银装素裹的雪上赛场,我与它度过一个意义非凡的寒假!"
这是来自冬奥青年志愿者一员的亲身经历
也是三亚学院学子有幸参与奥运会的珍贵回忆
“我叫梁炅,来自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1902班。”
正值大三的梁炅,家乡河北张家口正是此次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场地之一。实习期间,他听闻家乡正在招冬奥会志愿者,于是积极报名,想要参与到这一举办在家门口的国际赛事中,把握时机,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1月4日左右,我通过了志愿者的筛选,成为此次冬奥会山地运营索道的服务人员。1月下旬后我进入冬奥场馆云顶滑雪公园,正式成为冬奥会的志愿者。” 提起这个特殊的日子,梁炅的语气里带着怀念和兴奋。
冬奥场馆云顶滑雪公园一共有六个雪上项目、六个赛道,是许多运动员与工作人员的必经场所,所以梁炅与其他志愿者每天要保证在七点之前早起,排队做核酸,接着乘坐班车到达场地。
提及日常志愿工作,梁炅回忆道:“我一开始在12索,这里有坡面障碍技巧和平行大回转,后来因为排班,我几乎去过了这里的所有索道,工作时间要随着比赛时间不断变化,从白天到晚上都有。我所在的索道有的是给后勤人员使用,有的是给NTO(冬奥会国内技术官员)和运动员使用。我负责索道地面雪地的平整,在索道各个站站岗,注意站点的整洁,保护索道正常运行,预防发生危险,保障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这里,我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近距离地观看比赛,现场的感受远比电视屏幕上呈现的更加激烈、精彩。”
”我要坐缆车和拖牵以抵达我的志愿岗位,因此常常与运动员们擦肩而过,包括谷爱凌、苏翊鸣等中国选手。我记得特别清楚,谷爱凌获得第一块冬奥金牌、苏翊鸣获得男子滑雪大跳台银牌时,我就在旁亲眼目睹了他们的颁奖仪式。这太难忘了!”正是与运动员们的接触以及亲历赛事的经历,让梁炅具体地感受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在亲眼目睹世界顶尖运动员的现场比赛后,自由滑雪的潇洒、大跳台的奔放皆令梁炅印象深刻。
左为梁炅
右为梁炅
谷爱凌颁奖仪式
梁炅说,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上成为一名志愿者,这将成为自己青春岁月里宝贵的记忆。无数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再一次让世界看到了我们的严谨与专业。
如今,冬奥会落下帷幕,梁炅回忆此次赛事总是特别感叹:“我觉得这真的是精彩卓越的一届奥运会。不仅仅是开幕式的成功、冰墩墩的受人欢迎、各个国家的高评价……更重要的是我们真的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绩。在以往,雪上运动一直不是中国的强项,只有2006年韩晓鹏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得到第一块金牌。但是在这届奥运会,仅仅云顶就取得了五块金牌,这确实已经创造了历史。在休息期间,我也会观看其他冬奥比赛。9块金牌,在冬奥奖牌榜上、在欧美冰雪强国之间取得了第三的好名次。这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倍感自信。也坚定了我们贯彻三亿人上冰雪场的决心。”
在银装素裹的中国土地上,中华健儿们在雪中翱翔、在冰上飞舞。强健的身影、奋斗的精神、不屈不挠的决定,让中国的冰雪运动洋溢着勃勃生机,亦令世界一睹中国的大国风范与新时代下的繁盛风貌。梁炅说:“虽然冬天的这里和三亚比起来很冷,风也很大,甚至因为两天大雪影响了比赛。但是家乡能成为冬奥会的举办场地之一,我感到很自豪,也希望家乡越来越好,中国的体育事业越来越好。
冬奥会顺利结束了。起初我感觉时间过的很慢,如今回想,感觉这段时间过得真的好快。在谷爱凌u型槽夺冠的那个下午,也是云顶所有比赛结束的前一天,那一天天气特别好,晴空万里,万里无云,我们在平行大回转的空地前,合了最后一张集体照,大家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所有努力都变得值得了。感谢所有的工作人员,所有的志愿者。能参与冬奥会是我的荣幸。”
志愿者们与国际奥运会主席巴赫互动留念
冬奥会圆满落幕,梁炅按照程序进入疫情防控隔离,也带着老师们和同学们的祝福通过网络课程继续为自己的学业奋斗。更多像梁炅一样的青年志愿者则接过岗位,像雪容融代替冰墩墩一样出现在残奥会的比赛现场。认真、负责的继续开展各项赛事保障工作,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青年形象,为赛事成功举办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来源于采访者
编辑|黄洋洋
美编|屠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