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校园在线 > 备考升学 > 考研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考研失败后:接受-调整-行动

0
分享


查阅最近十年的考研情况,可以清楚地发现这样两个趋势:首先是考研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增加速度变快。考研人数从2012年的165.6万人逐年增加到2022年的457万人,相比于2017年的201万,增长了1.27倍;二是相对于这一趋势,录取比例逐年下降,从31.5%下降到如今的24.2%。这也就意味着,考研并不容易。

对于未能如愿的同学来说,需要面临的问题是:考研没有成功应该怎么办?这里提供三条意见供大家参考。


调整心态,坦然接受

虽然心有不甘、遗憾,但是我们需要以正确的态度坦然面对初试的分数,毕竟分数就是那个分数,这是一个铁一般的事实(fact)。人生很长,也不是只有考研这一条出路。
什么叫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事实呢?

很多同学特别容易从一个事实(fact)不知不觉地滑向一个观点(opinion)——因为得到一个比较差的成绩,就得到这样一个观点“自己是比较差,是个没有天赋且愚笨的人”,或者认为“考研形势不太好,自己本来就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但事实就是事实,“以正确的态度”接受事实,意味着既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的学习能力、天赋和既往的努力,从而陷入深深的自卑自责之中,也不要过分地用考研形势严峻、录取率越来越低等外在理由轻易地为自己开脱。

前一种态度过于沉重,会使自己故步自封,甚至逐渐丧失学习生活的活力;后一种态度过于轻佻,采取将头埋进沙滩的鸵鸟战术,为自己找借口来获取内心的平静。以上两种都不是“平正妥帖”的可取态度。

考研的结果就好像秋天农田里等待收割的小麦,收成如何,端赖前面几个季度农人的劳作。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考研成绩不甚理想,我们应该达到两方面的平衡:一方面接受失败的既定事实;另一方面不要因此丧失向上的动力,而要向内反省,找出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是政治科目疏忽了?是考试时时间分配不合理?还是上考场时压力太大,心态崩了?如果我们能恰当地区分“事实”与“观点”,不仅接受了自己没有考好这个事实,而且还能平心静气地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没有考好。那么,“这一次”失败,不正恰恰明确地指出了我们自身的某些不足,不正恰恰指出了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吗?如果这样去做,那么,这一次的失败,正是为我们指出自身不足和明确努力方向的“跳板”。


轻装上阵,重振信心

当我们正确接受了考研失败的事实以后,又该做些什么呢?调整心态、轻装上阵、重振信心,重新规划自己的志趣。

经历过考研的同学大概都能深切体味到其中的辛苦,跟高考相比,考研的独特性更加凸显。考研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很多同学都会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有初步的认识,设定考研的目标学校、找真题、找专业书、规划并开展学习。考研的整个过程都是自己选择做某些事情,很少得到老师、父母像高考那样的关注与支持。从“一切靠自己”这个角度讲,考研的过程不啻为一种真正的“成人礼”。第一次,自己为自己谋划,自己为自己努力,自己对自己负责。而考研成绩不理想,我们在接受事实的基础上,要做的就是调整志向,找寻考研初心。

一些同学可能觉得考上研究生,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自己当下面临的所有问题,这种认为一旦达到某种目标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要知道,研究生们非常辛苦,大多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大量文献,还需要花费几周的时间做课程报告、收集资料、做实验、写论文。所以选择报考研究生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困难与挑战。

还有一些同学决定考研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或者仅仅是抱着“骑驴看马”的心态试试看。目标不够清晰,就会缺少行动力,目标不够纯粹,行动就不会持久。毕业阶段本来就伴随着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考取研究生的决定,不应当成为躲避就业压力的不得已选择,而应该是自己的志趣所在,选择采取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自己。
如此而言,考研失败也可以是反省审查自己的一次契机,让自己可以诚实地面对决定考研的初心。如果关于考研,想得足够清楚,即使是失败了两三次,都可以继续准备下一年的研究生考试;如果想得不够清楚,这次失败了就应该尽早放弃考研,寻找自己真正的志趣所在,或者先为稻粱谋,找份工作赚钱,在社会中自立。

本科毕业,准备考研究生的同学,大多23岁年纪。这一阶段最根本的是广泛摸索,多方探索,以确定自己真正志趣所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自述自己的经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志,就是心有所欲往,有所趋赴的状态。立,就是有所确立,不退不转。孔子告诉我们,30岁之前,最根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一些同学可能考研二战或者三战,都没有成功。慢慢地内心开始焦灼急迫,觉得自己落后同龄人一大截。但正如北大李猛教授所说的那样:“最优秀的人关心最根本的问题,而不是最紧迫的问题。”如果真的能用两三年时间找到这种志趣,探索到对自己而言最根本重要的事情,那不仅不会比同龄人慢,而只会更快速地接近自己的目标。
所以,相比于找到自己可奔赴的志趣,考研的失败不是非常重大的挫折——如果足够警觉,能够反省,没有考上研究生,或许正为我们认清自己,清楚确立自身志趣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


拥抱生活,果决行动

找到自己真正的志趣之后,就应该逐渐地行动起来。对于很多同学而言,求学生活大概率非常固定。所经历的无非是“两个门”,从家门和校门。这种生活无疑是简单的。而考研失败之后,无论是准备继续考研,还是放弃考研开始找工作,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在社会上如何生活的问题。

从简单的校园生活到复杂的社会生活,此时最需要的,就是果敢坚毅的行动能力,即有勇气面对与习以为常的生活大有不同的未知世界。不沉湎于一时的失败,以饱满的姿态面对现实生计,这其实需要莫大的勇气。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考研失败仅仅是一次经历,在这种经历之外,还有广袤的、波澜壮阔的生活。苏轼一生坎坷,连遭贬谪,晚年自嘲自己“身行万里”。但他将这种坎坷淬炼为异彩纷呈的生活,熔铸成光照千年的诗篇。可见,如果因为考研失败就一蹶不振,封闭自己,拒绝成长,那么,这次失败的结果会导致持续一生的坎坷。如果我们能直面这种失败,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寻自己的志趣,继而果决地投入生活,开始行动,失败就一定会转变为继续成长的契机。

(实习编辑:崔景涛)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