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校园在线 > 学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才同学 | 万玮嘉:博物致知,做立体的生物教师

0
分享
   
   

万玮嘉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2018级

2018“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校级初赛二等奖

曾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叶圣陶奖学金”

学年度重庆市普通高校“三好学生”、西南大学“三好学生”等称号

曾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

获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十八届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

“真爱梦想杯”第五届校本课程设计大赛一等奖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优秀实习生”

加入西南大学卓越教师计划

初来西大,万玮嘉就发现生命科学学院的对面正好就是教师教育学院,她站在两栋楼中间,心想一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生物教师。当了解到学术型创新型比赛,看到那些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人,万玮嘉却感到迷茫和失落。这些“高大上”的赛事舞台对师范生来说真的遥不可及吗?她问自己,“自己的光又在哪里?”


   

日月既往,做时间的主人


         
         
       

万玮嘉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时间管理大师”。她作为校艺术团的艺术骨干,学生工作繁杂、课业压力沉重,紧急排练也常常令人措手不及。她和民舞队的伙伴们多次参与文艺演出,因此她经常因排练太晚而错过校车、在排练厅度过午睡时间,甚至曾在排练厅通宵编舞。在忙碌的入场生活中,她用自己的小技巧尽力平衡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天平,在每个方面都做到最佳。

万玮嘉参加校艺术团汇报演出          除了遵循劳逸结合和分清轻重缓急的基本原则,万玮嘉还有一套自己统筹协调的方法。她习惯将时间分类,利用碎片化或者多余的休闲时间来处理工作上的一些事务,选取相对整体的、连续的时间段用来学习,帮助自己投入专注,进入到深度学习思考的状态中。以此避免自己陷入在工作和学习间反复横跳的焦虑。她常说,专注和效率非常重要,投入了一个小时就要有一小时的专注和收获,重要的不是你投入了多少时间,而是你得到了多少收获。只有学会管理时间才可能学会管理自己、经营自己,真正感受到自我充盈的踏实和快乐,而不是被时间奴役的疲惫与无力。        

万玮嘉作为党员同志参与长津湖观影和分享活动


   

博物致知,做立体的生物教师


         
         
       

万玮嘉回忆,“西南大学卓越教师计划”的选拔最后一轮采取选手抽题论述,导师根据回答情况选择学生的方式进行。两位老师似乎心有灵犀,几乎同时举牌,生科院的老师选择了万玮嘉身旁物理学院的男生,而恰巧物理学院的老师选择了她。与老师专业不同让万玮嘉觉得有些迷茫,该怎么学习?起初,她以为自己无法增进,却不曾料到两门学科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学科交叉为她搭建起全新的思维方式,打开了广阔的学术视野。


万玮嘉入选卓越教师计划          万玮嘉不再拘泥于学科,将科学教育看成一个整体,思考不同理科学科对学生发展和素养培养的共性和特性。物理学科想培养学生的什么?而自己所学的生物学科呢?万玮嘉逐渐认识到它们同为科学教育,同样涉及科学本质、科学论证、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基于此,她的第一篇论文应运而生。这段经历给她的不仅是一篇论文,还有珍贵的感悟——不要过早下定义,要打开视野。她说,“很多时候要多往前走几步。真正会思考会学习的人可能不仅能看到大部分人都能看见的,可能更能挖掘出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吧。”          

万玮嘉大三上前往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进行教研学习          升入大三后,基于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巴蜀中学的实践平台以及师元班的学习平台,万玮嘉在讲座学习、沟通交流中,不断汲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智慧和优秀教师宝贵经验的养分。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一次涉及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理论和实验仪器的研究中,导师专门安排她参与心理学部的组会进行深入了解,会上她的研究思路得到了心理学部专业教师的肯定,这使她愈加感受到学术的严谨氛围和科研本身的独特魅力。这些经历让她明白教育的理论理念并不是悬在空中的抽象文字,而是更高层次的引导,教育理论支撑着教师的“主心骨”。万玮嘉开始以一个更高的视野和站位去思考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那以后她立志成为研究型教师,并以一作身份发表教育类论文,立足国际视野探讨教育热点。        

万玮嘉和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老师一起进行课题研讨


   

正值青春,热烈当如夏花


         
         
       

平凡日子里活出美感和精彩。”四年以来,万玮嘉广泛涉猎各项工作,无论是公文撰写、组织管理、活动协调,还是文艺表演、社会实践,她都展现出出色的综合能力,始终追求于探索自己人生的广度和宽度,努力走出舒适区,去发现更多的可能。

万玮嘉作为党员示范班成员组织参与敬老院重阳送温暖活动          万玮嘉仍然记得大三实习结束时,她收到了班内很多孩子的信。孩子们的话语让她意识到,用心的教育,不说改变什么,但至少能真正给孩子们带来些什么。她说:“我们不仅可以成为自己的光,更可以去播撒更多的光。我从不认为教育是万能的,但你不可否认它蕴藏的喷薄力量,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感受器’。”    

万玮嘉和实习学校学生合影留念    


不久后,万玮嘉将走出校园,走上真正属于她的讲台。她一直谨记“你不应该只是成为教师,而应成为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师”的教诲。万玮嘉不愿做只反光的月亮,她要成为光,秉持着西大精神,播撒教育的光。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