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爱、暖与希望建筑起人间四月天
建筑师,绘制精细的图纸,将杂乱无章的材料堆砌成华美的殿堂;诗人,歌咏美妙的童话,将零零散散的文字组合成隽永的诗篇;作家,描写细微的生活,用各式各样的字句创作出灵动的文章。这三个名词,单独听上去便足够美丽,遑论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于是林徽因对美固执而热切的追求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在那段动荡不安的历史中,林徽因显然是幸运的。凭借良好的出身,她接受了新式教育。加入“新月派”,写作新诗,将自己文学的天赋展现得尽致淋漓。陪同泰戈尔游历北京时,泰戈尔为她的才情所打动,写了一首赠她的诗“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连泰翁都能打动,足以见得文学造诣之深厚。
(林徽因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
或许是她研究的巍峨壮观、雕梁画栋的古建筑,造就了她飘逸灵动的文字。她的作品以抗战为界线,分做了两种风格。战前林徽因爱写诗歌,那种恬静、飘逸、清丽、婉约格调的诗歌。“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的诗别具一格。她的诗语言明快而隽永,准确而生动。既有中国“诗言志”的含蓄内敛,又有西方诗歌的浪漫情怀。诗中所流露的情感真挚、细密而纯净,而且饱含一定的关乎生活和爱的哲理。 “当谈到兴致浓烈时,林徽因就会站起身来用纯正的伦敦腔朗诵起她最爱的诗句。”这时候的她,还是一位纯真而热烈的少女。
(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在抗战中丧生)
在抗战时她存留的若干诗稿中,已被迷惘、惆怅、苍凉、沉郁和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情愫所替代。她亲爱的弟弟林恒为国捐躯,三年后林徽因难忘创痛,写下诗歌《哭三弟恒》悲悼弟弟。“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悲戚怀念之意深深浸染人心。而在战事最危急的时刻,儿子曾问过林徽因,如果日军攻入四川怎么办?林徽因冷静地回答,“中国的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她早已存了必死之志,来保全自己文人的风骨。
她是中国现代的建筑师,诗人,作家。她一生追逐着缪斯的脚步,为我们创造了无数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她的文学作品还是建筑作品,用爱、暖与希望建筑起了人间温暖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