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着稻草生活 倚着热爱自由
起初了解到这本书是因为三毛的那句:“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当时觉得这本书应当全是关于爱情的悲伤基调吧。可读完之后才发现,竟与最初的印象大相径庭。《撒哈拉的故事》这本散文集用生动有趣的语句描写了三毛与荷西在沙漠的生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本来就是复杂而又沉重的两个字。柴米油盐、吃喝拉撒、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两个字,复杂到好像用任何词语来形容都不够完整。而在那旷远的沙漠里,风沙漫天,交通不便,生活是显而易见的困难。可是在三毛的笔下,原本困顿不堪的生活也拥有了令人羡慕的浪漫。山羊从房顶的洞里掉下来,澡堂里尽是坦胸露乳的肉体和黑乎乎的泥浆,沙漠化石之旅险些丧命,烤肉技术一流的小孩、善良的父亲却是任人买卖的奴隶……这些似乎都是那么令人难以接受,但她的文字展现出的却独有一番乐趣。更不用说那些本就十分快乐的事了,沙漠中的饭馆里“粉丝煮鸡汤”是“雨”,“蚂蚁上树”是钓鱼的尼龙线,海边探险收获的大批海鲜,小屋里的书籍天地……
如果说生活是一根一根的稻草,那撒哈拉的生活,每一件事都可能会成为大多数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三毛依旧活得热烈、坦荡、潇洒。为什么呢?我想大概是因为她的心里有热爱与追求。我们无法操控世间万物,我们无法决定所有事件的结果,人不过宛如沧海一粟,被岁月的齿轮裹挟着向前。但正如高晓松所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虽然世事不尽为我所控,但这一颗心却是真实属于自我的。佛语有言:“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当你心中热烈,世界便是热情温柔的;当你心中宽容,世界便是和善宽广的。生活的确很累,每个人都是,但总会有独一无二的爱和温柔从心房滋生。这就是支撑每个人抓着稻草不断前进的力量,是每个人在困顿与局限中永不遗失的自由。
而撒哈拉的故事就像是一个激活键,提醒着每一个读者,不要失去心中的热爱与梦想,不要放弃自由的力量。尽管大胆去尝试,不过就是流浪,只要心有栖息的地方,流浪又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