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有我,爱卫同行。
艾滋病是一种传播性强、危害性大的传播性疾病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
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至今尚未研制出
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
让我们一起来知艾防艾吧!
艾滋病的简要介绍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最终使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发生恶性肿瘤导致死亡。
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共有105.3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累计报告死亡35.1万人,然而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药物或方法治愈艾滋病,因此学会掌握预防艾滋病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图片来源:pixabay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目前已被证实会传染艾滋病毒的方式主要有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据中国疾控中心报告,2010年我国报告的HIV感染者中有65.7%为性接触传播,22.1%为注射毒品感染,经采血(血浆)感染占4.5%,母婴传播感染占1.3%。
性接触传播
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这是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无论是同性、异性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时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乘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感染艾滋病最直接的途径。血液传播主要通过以下4种形式:①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②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诸如骨髓移植、器官移植、人工授精等途径;③使用未经灭毒的牙科器械、针灸针,或做其他手术时通过血液传播;④可引起血液传播的其他途径。
母婴传播
父母双方或一方感染艾滋病病毒,都可使无辜的婴儿受害。受感染的婴幼儿存活时间通常不超过2-3年,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所生婴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约占1/3。孕妇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直接到达婴儿体内,使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分娩时,当婴儿经过母亲产道时,可能受到母亲携带的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当婴儿吸吮乳汁时,可感染艾滋病。
图片来源:人民网
艾滋病病情发展过程
潜伏期
从感染上HIV后到出现临床的各种症状表现所经历的这段时间被称为潜伏期,这是HIV进入人体内生存、适应、繁殖的阶段,不发生任何可察觉的症状,化验正常;三个月后抗HIV抗体变为阳性,约有10%的患者可转为淋巴腺病期。感染者在这段时间不但不会出任何症状,更可如常人般生活起居与工作,直到体内免疫系统被HIV完全破坏崩溃,因丧失抵抗力出现伺机性感染,以致发病。艾滋病潜伏期较长,潜伏期在1-12年,平均6年,有的可达10-20年,在这漫长的潜伏带毒过程中,带毒者起着传播艾滋病的传染源作用。
窗口期
病毒进入人体后会产生抗体,现行检验即以检测抗体为准,但是当机体被HIV感染后,有一段时期血清中尚不能测出HIV抗体,必须等到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检测出来,但这段时间已具有感染性,此阶段即为窗口期,大约为2周到3个月。所以,疑有被HIV感染者,如不能立即被检测出来,尽管抗HIV阴性,也需待2周至3个月以后再行重复检测一次,以期证实。但是,其中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在这3个月当中,不能再有其他危险的性行为,否则必须重新计算。还有一些极少数的人,窗口期可能会超过3个月、半年或更久。因此,应以性伴侣人数多寡、性行为频率多少作为定期检查的依据。假如伴侣多,建议每半年做一次检验;反之则每年检査一次即可。
艾滋病淋巴腺期
此阶段HIV已开始侵犯淋巴腺,且持续3个月以上不消退,病程一般在3个月到4年,有轻度免疫缺陷,10%病例转为艾滋相关综合征期。
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
人体受HIV感染后,发生临床症状,病程一般为1-3年,其工作、生活、身体健康状况均已受到影响,需住院治疗,其中有25%的病人转为重症艾滋病。此外,还并发多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及多种肿瘤。
艾滋病的预防方式
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式。
具体措施:
0 1
洁身自好,正确使用安全套进行安全性行为;
0 2
献血输血时应去正规医疗单位,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血液;
0 3
远离毒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0 4
不与他人共用易割伤皮肤的生活用品,如剃须刀、牙刷等;
0 5
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等体液接触。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与艾滋病病人的日常接触,包括亲吻、拥抱、共用马桶、共用餐具 咳嗽以及蚊虫叮咬等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所以大家不必谈“艾”色变,更不应该歧视艾滋病患者。
图片来源:人民网
关艾生命 TO LOVE
防"艾”不防爱
共同防艾的路上
尊重与理解是一盏明灯
温暖你我
健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