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萍只是周朴园的白月光
《雷雨》第二幕里,阔别了30年的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起初周朴园向老去的侍萍打听曾经那位“规矩的梅小姐”时,我觉得他心里是爱着她的,然而周朴园在得知眼前人的真实身份,他问出的第一句话竟是“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周朴国对待萍的爱只保留在他独自的幻想中,一旦回到现实,他仍然是那个冷酷的人。
周朴园也曾年轻过,他受过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教育,人之初,性本善,他对青春美丽,性情温顺的侍萍,有过爱,而且爱得很深,否则他不会让侍萍留在身边,给他生了两个孩子,当时的周朴园应该是个温柔体贴的男人,他的真情让侍萍难以抗拒,她不顾梅妈的强烈反对跟了周朴园。
周家是富商巨贾,侍萍只是丫鬟,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很难长久。周朴园的父母从未将侍萍当作儿媳,更没有用正式的礼仪迎娶她过门。父母的不谅解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让他从重新开始思考人生,侍萍的身份低微,对他的未来没有帮助,他是一个渴望做大事的人。为了做大事,周朴园遵从母命要了门当户对的千金小姐,借着岳父的势力,开了矿业公司,为了迎娶千金,周朴园装聋作哑,眼睁睁地看着产后三天的侍萍被赶出家门
后来,他在千金小姐之后又娶了繁漪,他并不爱她们,在矿上经常不回来。周朴园成了人上人,但他的内心是孤独的。因为听信了误传,他以为待萍投河自尽。他痛苦、无奈,在后来再见到侍萍,他说:“你以为我不痛苦吗?你看看这些家具,都是你喜欢的。我还保留着你关窗子的习惯,你给我缝补的衣裳我也保留着。”这些表白对待萍当然是无用。几个字并不能抹去十多年的痛苦,但对于周朴园来讲,这是一针镇定剂,他需要用这些习惯来安抚他的愧疚。虽然他认为侍萍已经死了,他也犯不着做给别人看,这似乎是他最虚伪的地方。唯一能解释的就是侍萍永远是周朴园的白月光。
周朴园多次对周萍诉说对待萍的思念,只是隐去了侍萍下人的身份。侍萍“死”后,周朴园已经褪变成了一个自私冷酷的封建大家长,整个周家都笼罩在他的阴影下,死气沉沉,令人窒息。在矿山上,他下令开枪打死了矿上三十个工人,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淹死了几千个工人。他现在就只是一个为了钱、为了权威不择手段的冷血资本家。和侍萍重逢后,他觉得侍萍是来讹诈他的,当他想要弥补侍萍时,也只想用钱,因为他的世界里只有钱了。他见到侍萍后的质问也是为了维护他的社会地位,家庭荣誉,所以他绝不允许侍萍到这里来破坏他的形象。这也说明周朴园还保留着封建等级思想。但周朴园终究是个人,他怀念侍萍也是他人性的不多体现。
繁漪接受过新思想,性格倔强,在《雷雨》中是作为周朴园的对立形象出现。相比之下周朴园还是更怀念待萍的温柔顺从,所以侍萍是周朴园永远的白月光,但也只是他的白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