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 书香石大 第四期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频道

《骆驼祥子》| 书香石大 第四期

2022-04-11 09:47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吕皓月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骆驼祥子》

引言

“有些人仅仅为了活着,就花光了所有的力气。”当乌云吞噬了最后的光亮,当汗水得不到应有的报偿,当恶人禁锢了未来想象,当所爱之人因绝望而亡……祥子,这个本有一腔热血的拉车“健将”,被一次次生活的重创压弯了脊梁。穿破时代的迷雾,一览多年前的北平, 浅析祥子的人生。

祥子故事

对于偌大的北平来说,祥子只是一个渺小到尘埃里的车夫,“买属于自己的车”是他最大的愿望。祥子在这个闪闪发光的梦想之下日复一日地努力着,“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他从不投机取巧,只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着。而想象中那辆属于自己的车,却能缓解他的一切劳累和痛苦,照亮他前进的方向。

终于有一天,他拉上了属于自己的洋车,就在他以为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的时候,他的洋车又被逃兵抢走了。在这样一个混乱的社会背景下,梦想的破灭只是一瞬间的事。但祥子没有泄气,他又开始了日复一日努力工作的生活,虽然每天都会累到汗流浃背,但生活总还是有些希望,当他好不容易看到了未来的曙光,他所有的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一空。就这样,那些为了梦想挥汗如雨的日日夜夜都失去了意义。

后来,他娶了虎妞,迎来了一段毫无爱情可言的畸形的婚姻,但就是这段婚姻,让他再一次拉上了自己的车。命运似乎真的给了他一丝希望,可虎妞的死又再次让他人财两空。祥子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 而与他两情相悦的小福子又因生活绝望而自杀,这更是吹熄了祥子心中仅存的一丝光亮。

从此,祥子失去了原来积极向上的模样,反而沦落成了一个如行尸走肉般的酒鬼,堕落成了“钱的附属品”。正如老舍在文中的表述,祥子就这样从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年轻车夫变成了这样“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关于老舍

北平军阀混战的场面映入眼帘,祥子三起三落的命运令人唏嘘。而如此思想深刻的故事又是由谁创作而成的呢?这个人,便是老舍。

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老舍出生于贫苦的市民家庭中,对底层民众的生活感同身受,又因为当时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进而有了对《骆驼祥子》这一故事的初步想象。

老舍在该作品中多用白描手法,语言上有浓郁的京味,偏口语化,给人鲜活纯熟之感。汪曾祺曾言:“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也正像老舍自述中说的“文字要极平易,澄清如无波的湖水”。正是这样纯朴平易且有浓郁京味的文字,真正把我们代入了那个军阀混战的北平, 切身感受底层市民祥子的喜怒哀乐。

而老舍在他的晚年也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方向,走向了一条不归路。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道“世界像是已经死去,没一点声音,没一点动静。”这样的世界也吞噬了老舍心中的光,将老舍“推”入了太平湖之中。 虽然岁月匆匆,但老舍那句“死是最简单容易的事,活着已经是在地狱里”的呐喊却在耳边久久回荡。

世间再无老舍。

但他把祥子永远地留给了我们。

对立

对于《骆驼祥子》,老舍曾言:“我写了一出悲剧,其中充满了无耻的笑声。”在我看来,在悲剧与笑声这样一个大的对立框架之下,还有着三层更加深刻的对立。

第一层,祥子在经历三起三落前后人物形象的对立。

老舍曾在书中说过:“愚蠢和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从那个意气风发、积极向上的青年,变成了那样一个行尸走肉般的酒鬼,祥子前后形象的对比引起我们的深思。老舍所指“另有原因”直接体现为祥子人生三起三落的悲惨经历,而深剖其实质,又会涉及到社会黑暗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正是因为前期的祥子太过“积极向上”,才会让后期的祥子变得令人难以接受,就好像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读者看,这样的画面不能不引起叹惋与反思。

第二层,受虐者和施虐者的对立。

正如老舍所言:“不但吃的苦,喝的苦,连一阵风,一场雨,也给他(祥子)的神经以无情的苦刑。”在《骆驼祥子》中,“祥子”主要以“受虐者”形象出现,而虎妞、孙侦探甚至恶劣的天气都可以说是“施虐者”。拿虎妞来说,无论是“酒后乱性”情节还是结婚后的情形都能很明显地表现出他们二者之间施虐与受虐的对立关系。

而最令人痛心的则是祥子对待虐待态度的转变。从一开始他对虐待的积极反抗到最后的接受和妥协,祥子经历了从肉体到精神的双重失败,在受虐与施虐的对立之中,“努力亦会失败”的悲剧就这样徐徐展开,引人唏嘘。

第三层,底层市民的美好理想与残酷社会现实的对立。

祥子悲剧的背后,是无数底层市民的悲剧。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道“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在这样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有那样多的“富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又有这样多如祥子一般的底层市民付出了全部的努力也得不到半点回报。底层市民原本拥有的那个美好的愿望就那样一点点被现实击垮,然后只能远去,远去,最后连影子都看不见……

“兴,百姓苦。亡,百姓亡。”老舍以独特的艺术笔触描绘了祥子的一生,描绘了战乱的北平和受苦的百姓,又把个人在社会面前的渺小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或许我们不曾经历祥子那样的绝望,但我们多多少少都能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们的棱角也曾被生活磨平,我们的梦想也曾被暂时搁浅。但我们与祥子最大的不同在于,祥子的时代使人沉沦,我们的时代使人崛起。如果说这本书阐释了时代与人生的密切联系的话,我希望我们能在最好的时代里活出最好的模样。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