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来了!跨越百年的青春致敬!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红船》,来了!跨越百年的青春致敬!

2022-05-30 14:50

来源:云师新闻中心 王飞 李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一条船,劈开了南湖的波浪,

十几个热血青年,

在运筹一个红色的理想……

今天,
让我们走进历史剧《红船》,
一起致敬历史,汲取奋斗力量!

近日,由历史与行政学院鲲鹏话剧社精心排演的历史剧《红船》在我校呈贡主校区首次公演。历经近一年的创作与排练,《红船》以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为主角,生动还原了五四运动、一大会议、狱中就义等历史事件,用话剧艺术讲述建党历程,传承弘扬红色精神。

剧目简介

《红船》是历史与行政学院鲲鹏话剧社精心排演的剧目之一,讲述了革命先烈陈潭秋从决定投身革命,到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最后在新疆光荣牺牲的故事。1919年,陈潭秋从家乡武汉去到上海,投身到五四运动的革命浪潮中,在这里遇见了革命导师董必武,也在这里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了一名无产主义革命者。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正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了。1939年,陈潭秋来到新疆,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协调中共与新疆督办盛世才之间的工作。1943927日,陈潭秋在新疆的监狱中英勇就义。

天高海阔万里长,华夏少年意气扬

1919年夏天,陈潭秋作为武汉学联代表来上海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处在五四爱国运动热潮中的上海,如同这夏日炎热的气候,上海工人大罢工的怒火,烧得正旺。

灯光一熄,青年演员从舞台两侧上场高喊: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陈潭秋冒着酷暑,参加上海学生的活动,和学友们一同在街上演讲。也正是在上海,陈潭秋遇见了革命导师董必武。理想被唤醒,在和董必武的交流中,陈潭秋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从上海回到武昌后,陈潭秋全身心投入进了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事业之中。回到家乡黄冈的陈潭秋,以文明戏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就像一颗入水的石子,在家乡人民的心中激起一圈圈涟漪……

在声声呐喊中,在慷慨激昂的演说中,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热血青年的理想与信念。

戈船破浪飞,铁骑射日光

19216月,武昌共产主义小组接到上海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的来信,邀请董必武、陈潭秋为中共一大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730日晚,中共一大第六次代表会议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李公馆召开,一名暗探闯入会场,会议被迫中止,代表们紧急撤离。果然,代表们撤离后不到15分钟,法租界巡捕闯入搜查会场。

经李达的夫人王会悟提议,大家一致同意把中共一大转移到嘉兴南湖上去召开。

南湖画舫上,一旦有别的游船靠近,王会悟就哼起嘉兴小调,提醒代表们要注意了。为了掩人耳目,船上还准备了一副麻将牌,一旦遇到巡逻船,代表们就打麻将来做掩饰。

船舱外湖水如镜,船舱内则是激烈的思想碰撞。在这条小小的游船内,取得了开天辟地的成果。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我们中国共产党,今天,成立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话剧演员用生动的表演再现了中共一大召开的情景,带领大家重温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革命者流血牺牲,九死而不悔

1925年,陈潭秋与徐全直二人结为伉俪。1933年,徐全直在生下儿子后不久,在上海执行秘密任务时暴露,被国民党特务抓捕。1934年于雨花台被枪决。

1939年,陈潭秋临时收到党中央的指令,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他化名为徐杰与毛泽民、林基路等人一起领导新疆党员和群众开展坚决的斗争。

当盛世才公开走上反苏反共道路后,逮捕杀害了一大批进步人士。1942年夏,党中央同意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撤离。陈潭秋把自己列入最后一批,他说: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没等到离开,盛世才便下令逮捕了他。

陈潭秋被捕后遭受了非人折磨,却依然没有透露情报一个字。为国捐躯,死而无憾1943927日,陈潭秋在新疆的监狱中英勇就义。

舞台灯光暗下,再次亮起时,陈潭秋在萧瑟秋风中,坚定走向了人生终点。话剧演员生动演绎着陈潭秋在面对死亡时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场景,让在场师生再次感悟到了以陈潭秋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忠于革命的赤诚之心。陈潭秋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台前幕后

演出人员

这是我第二次参与话剧表演,在今晚的话剧表演中我饰演的是主人公陈潭秋。这个话剧我们从去年就开始筹划准备了,对于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我们来说,这次的话剧演出是十分具有挑战的。无论是演出前的准备还是演出中,我一次次感受到那些革命先辈的伟大,革命先烈舍己为国的精神深深令我动容。

——陈玚 饰演陈潭秋

很荣幸能够饰演徐全直,我认为她是一个非常令人尊敬的革命烈士。话剧中她在雨花台即将被枪决的时候,才刚生下孩子不久,但是她在母亲和革命者之间选择了后者。

通过话剧表演的方式讲述这段红色历史,用实际行动去宣传红船精神,让更多同学真切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品格,我想这就是参与此次《红船》历史剧的意义所在。

——高雅宁 饰演徐全

为了演出效果更加真实,我们在开场前就藏在了展厅后方长长的窗帘后面。从台阶走向舞台,我一步一步走进了那个红色年代。高喊抵制合约,拒绝签字那一刻,我觉得我就是1919年和众多爱国青年一起走上街头振臂高呼的热血青年。

——李旭 饰演五四青年

工作人员

在整个话剧准备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学院的同学们互相配合、共同合作,最终把话剧完美地呈现给了观众。我们排练的时间很长,排练过程也很辛苦,但是大家都没有怨言,一路陪我们走到最后,这令我很感动,也借此向参与演出的所有人说一声谢谢!

——话剧社社长 张朗齐

剧本从去年七月份开始写,一共改了十二版,初稿是四本剧本,写到去年十月份我们终于把剧本定下来,最后从中选择了最能体现红船精神的一本。剧本里面的男主角陈潭秋是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我们能从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中了解到红船精神,也希望通过话剧的表演形式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红船精神。

——创作部负责人唐以宁

准备道具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从服装挑选是否符合时代背景到排练现场道具的位置变换。道具部一共9个人,工作量都特别大,彩排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还好最后还是比较完美地呈现了这场话剧表演。

——道具部负责人顾文祥

观众

周鹏(左) 徐振坤(右)

这部剧从去年筹备、到今天顺利公演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我们想通过舞台剧的方式,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革命先烈的故事、了解党的历史。在近60人的精心准备下,我觉得今天的演出达到了预期效果。看完这部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陈潭秋和徐全直两人可歌可泣的爱情,以及最后为了革命选择为国捐躯的壮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历史与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 徐振坤

话剧表演顺利完成,我想感谢所有的工作人员。他们每天晚上9点半开始排练,周末也没休息,就这样前前后后坚持了一年多。经过一年的准备最终把这个不忘初心的故事讲给了师大的学生。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讲好党的故事,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历史与行政学院老师 周鹏

我第一次在学校观看这样的话剧艺术表演。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到来之际,学校举办这个话剧非常契合主题。话剧表演中陈潭秋这一人物令我深受触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把先辈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2019级越南语专业 郭怡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情节,是中共一大在红船上召开,所有参与者最后站起来宣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整个场面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通过观看《红船》话剧,我们可以很好地学习和传承红色精神。

——2018级历史学专业 池子睿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

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吾辈青年定当传承弘扬好红船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不惧艰险、勇往直前!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