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勤奋!看赣师学子又双叒叕圆梦国科大!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在追梦的道路上刘婷从未停息,她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与蓬勃向上的朝气浇灌出青春最绚丽的花朵。学贵乎疑,与地理结下不解之缘的她凭着一股韧劲步步前行,用穷理致知的态度,为自己叩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轻装上阵:竹杖芒鞋轻胜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然地理的绚丽多姿让刘婷沉迷不已,她带着这份热爱与向往不断学习和进步。去年七月,刘婷决定正式开启考研之路。当被问起考研初心时,她回答到:“我从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喜欢出去探索大自然,强烈的好奇心让我想要了解山川河流背后的成因。自然地理的涉及面非常广,可供探索的领域多,选择考研是希望继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进而能够去和更优秀的人一起交流和学习。” 了解到中科院西北所的自然地理实力强劲,尤其在冰冻圈研究领域中全国闻名,结合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刘婷将考研目标锁定于中科院西北所。
刘婷旅游照。闵莹提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刘婷把自己的考研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七月之前为积累期,七、八月为全面复习量变期,九、十月为查漏补缺巩固期,最后的十一、十二月为冲刺质变期。同时还做了具体的学习计划,她将非常关键的七、八月全面复习阶段进行拆分,计划好学完每一章内容的时间。为了保障充足的睡眠,提高学习效率,她选择九点左右起床,学到晚上八点半结束。在详细规划下,刘婷慢慢步入备考的正常轨道。“要将计划落实到每一个具体行动上”,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备考时有段时间天气十分炎热,刚复习完一轮后思想就有些松懈了,但她觉得既然制定了计划就要咬牙坚持,不然愧对自己之前的努力。梦想的种子在刘婷心中扎根疯狂生长,她摒除杂念后便继续备考。
考研路上,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与鼓励给了刘婷强大的支撑。在备考亢奋期过后,刘婷发现复习任务过于繁重,学习进度缓慢,觉得自己可能复习不完便有些消极。父母便鼓励她要相信自己,积极调整好状态,不能轻易放弃。慢慢地,刘婷不骄不躁地适应了备考的节奏。临考前,刘婷在压力下还是忍不住有些焦虑了,怀疑自己考不上。这时与朋友的谈话点醒了刘婷:人生道路千万条,考研只是其中一条。不要过分在意结果,我们的未来有无数种可能。降低期待值后,刘婷也渐渐释然了,用踏踏实实的备考行动来对抗焦虑给自己加油鼓劲。
最终,刘婷以良好的状态轻松应考,并等来了人生新的起点。回首一路走来的点滴,刘婷说她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了坚持的意义,“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坚定目标后就不要轻易放弃,‘振翅高飞,乘长风,前途纵远,扶摇终可接。’愿大家也终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求学之路:长风破浪会有时
刘婷出生于四川南充,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从小背井离乡在江苏求学。十几年的异乡求学经历让她十分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这也让她在报考学校时勇于选择了远离家乡的大西北。高中时的刘婷比较叛逆,觉得数学老师古板,对他没有好感,于是喜欢在数学课上大摇大摆喝茶,极不尊重老师。出乎意料的是老师没有责备,反而在课后问刘婷喝的什么茶,还把自己的好茶送给她,教导她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再喝。此举让刘婷愧疚不已,她再未在课堂上喝过茶。庄老师为人耐心,教会刘婷摆正了学习态度,正视自己的不足,还给她机会站上讲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这对刘婷后来的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让她坚定了成为一名教师的想法。
一直以来,刘婷都对地理十分感兴趣,高中地理成绩更是十分优异。高考结束后,她毅然报考了赣师大的地理科学专业,成为了一名师范生。进入大学后,刘婷勤思笃行,打牢了专业基础。也许是因为川妹子骨子里的那股倔劲,她始终认为,只要肯学,没有攻不破的难关。
刘婷实习时给学生们上课。晏星月提供
星空浩瀚无边,探索永无止境。为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刘婷在大一时加入天文地理爱好者协会。她在这儿学习专业知识,沟通交流技巧,学到了很多课堂外的内容。而后接触到社团举办的观星活动后,刘婷体会到了星空的浩瀚,便也对天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本着为社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加入社团的理事会。平日里,刘婷为学弟学妹们组织观星活动,带领年轻的爱好者们步入观星的大门,感受宇宙的终极浪漫。
刘婷非常重视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大学期间,刘婷参与了“生态红线区水土涵养功能与生物多样性变化与预测”这一科研项目。在科研过程中,刘婷也更加充分地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刘婷与小组成员将实验研究流程初步定为数据收集和处理、分步计算评估、模型模拟和对比总结。实践出真知,在模型利用环节,小组成员就是利用Markov 模型还是CLUE-S模型产生了分歧。经过反复讨论与模拟预测,大家认为CLUE-S模型兼顾了土地利用系统中的社会经济和生物物理驱动因子,可综合模拟多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最终一致决定采用CLUE-S模型,以便对大中尺度的水土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进行科学计算评估以及准确预测,对区域内生态环境变化有形象直观的了解。解决问题后,刘婷同样意识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她不仅提升了办事效率,更体会到互助的力量,在考研途中一路收获了来自多方面的暖心陪伴。同时,她更深刻认识到做科研要坚持不懈,在科研过程中她更是发现了自己在自然地理方面浓厚的兴趣,坚定了考研深造的想法。就这样,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中,刘婷逐渐找到了那条属于自己的路。
奋斗不止:我辈岂是蓬蒿人
越努力,越幸运。在大二时,抱着试试的心态,刘婷参加了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立足本专业开发寻找人文地理景观足迹,体会人与自然的细微美好。令她意外的是这个项目最终突出重围获得校级二等奖,甚至还受到创新创业线上节目的采访邀约,尽管因为种种因素项目最终失败,但过程本身才是最大的收获,成长本就是一次次勇敢的尝试困难挑战自我。
日常生活中的刘婷是个思维敏捷且活泼开朗。在集体里,她有执行力,逻辑清晰,准备周全。作为班级的团支书,她带领班级发展更好,带领同学一起走向进步;作为社团的理事长,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带领天文爱好者们走向宇宙的大门;作为学生会的部长,分享自己的经验,带领委员更好的发展部门。个人生活中,她活泼开朗,团结友爱,与室友相处融洽,复试完之后的愿望是想和室友一起去旅行。
刘婷班级合影。晏星月提供
“对她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某件事,而是她的那股劲儿,是她对每件事情都很认真的样子。”谈及对刘婷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室友林颖这样回答。“认真的这股劲儿”是刘婷的标签。在参与党组织集中生活大会准备发言时,她的发言总是最具有广度与深度,蕴含她的认识与思考。辅导员李三宝对刘婷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她组织工作的认真,她准备材料的深度与广度。
平时学习中,面对每一个知识点她都要求学懂弄通,她将知识与自然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理解积累。备战考研,五个月的努力,其中不乏挫折与焦虑,但想到自己的理想看到周围人奋斗的身影,她的那股劲又上来了,脱掉懈怠,重燃信心,认真奋斗。现在看见她如愿以偿,室友也真心地为她感到高兴,“大学四年还好有你陪我一起度过, 在你的带领和陪伴下,我收获了很多我以前没有的东西。希望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走好自己喜欢的每一步,在我眼里,你永远都是那个积极向上、聪明伶俐又风趣幽默的刘婷!”
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每天的微小积累会决定最终的答案。在这个量变的过程中,刘婷一直在做,辅导员李三宝寄语道:“她有了新的平台,作为老师很高兴,希望她在研究生阶段教育不断加强科研思维,善于从理论角度去研究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特征,努力提升素养,研究前沿问题,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旷野虽远,我必去寻。”刘婷一路走,从暑气逼人的盛夏,到橙黄橘绿的金秋,再到朔风凌冽的冬日,终于在这草长莺飞的春天里,春风送来了上岸的好消息。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在赣师这个大舞台上,乘风而上,坚持不懈,终会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