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问答:感觉压力好大,应该如何是好?
在狩猎和采集社会,生存压力迫使我们祖先学着驯化动物,增强他们的警觉性,进而免于免于饿死、免于野兽的猎杀。
所以说在人类进化中感受不到压力的那些人早就被自然淘汰了,我们的祖先其实都是顶着压力生存下来的人,因此他们的基因信息也就留存下来了。
2. 在现代社会,适当的压力也是有益的,比如能让人保持比较积极的状态、提高工作效率、使得智力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等等。但如果压力过大,就有比严重的危害性!
压力过大,会让人出现消化系统问题(消化不良、胃溃疡)、肌肉紧张、免疫力系统伤害,同时也会让人养成一些不良的成瘾行为(抽烟、酗酒等)、工作效率降低、疲倦、易累,甚至是自杀等等。
面对压力如何趋利避害,这需要我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一些方法和采取一些措施去干预和缓解压力对我们的消极影响。这里给大家分享几种压力调节方式:
3. 方式一:心理上接纳压力事件。 心理学家约瑟夫·布雷迪做过一个电击猴子的实验,实验过程是,他将两只活泼的猴子分别缚在两张电椅上,电流是每20秒激发一次。然而,不同的A猴子它的电椅有一个压杆,只要在电流袭来之前压一下压杆,他们都可免遭电击;而B猴子它的电椅上没有压杆。经过一段时间,期中有一只猴子患胃溃疡!
大家不妨猜是哪一只猴子?
这个实验中,A猴子有机会选择避免,但如果操作失误就必然遭受电击之苦。是逃脱还是受苦,这完全取决于A猴子,由于是A猴子就背负着超强的心理负荷。而B猴子虽然很无奈,却无忧无虑——最后,A猴子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会造成不安、焦虑的负面情绪,最终得了胃溃疡,B猴子却安然无恙。
4. 方式二:从改变认知上调整。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怎样看待问题才是问题!人不是被事件困扰住,而是被对件事的看法困扰住。一件事对你是动力还是压力,关键就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有一对兄弟,去非洲卖鞋,他们到了那里一看,那里的居民都打赤脚,根本就不穿鞋,一个人哭了,另一个人却笑了。哭的人说: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卖给谁呀?笑的人说:他们要是一人买一双,咱不就发财了。合理的认知产生合理的态度,不合理认知产生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假如让你明天在这样一个几百人的场合做一个演讲,如果你把这样一件事视为一次锻炼机会,看重的是自我成长,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想的是如何做得更好。
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具体支持,在物质上予以帮助,增强我们应对压力事件的物质条件;二是给我们精神支持,帮助我们认识事件的性质和强度,与我们一起策划应对方式,让我在困难时期不感到孤独无助,增强应对事件的信心,稳定情绪。
所以大家会经常听到一句话:我运动,我快乐。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还有就是增强免疫力,如果平常作息规律、注重锻炼,那么压力的躯体化症状就会减弱,也就是说能减轻压力过大对身心的伤害。
【责任编辑: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