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办出“有灵魂”的一流教育学科——西南大学教育学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党建引领办出“有灵魂”的一流教育学科——西南大学教育学

2022-06-06 17:05

来源:西南大学报 黄燕群 宋雪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造人’,造就‘整个的人’。”这是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念——造就一个完整的人,不是为了适应生活,而是为了改造生活!张敷荣先生也曾说过,他将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为国家教育事业而奋斗。此外,徐国棨、高振业、刘克兰等一大批致力于西部教育的老一辈教育家,他们的育人理念和为人风范早已融汇为一体,融入西南大学教育学的精神谱系之中。


这份精神传承在党建引领下历久弥新,熠熠生辉,它穿越了百年时光,照拂着西南大学教育学的智者贤士求学求实,建功立业。学校教育学部自2011年组建至今,坚持和强化党的建设是“先手棋”“决胜招”,党旗始终举旗定向,党性始终深抵人心。学部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发扬“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和“德彰天下、学贯中西”的部训,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民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和教育科学研究专门人才,而且走出了一大批享誉中外的学人大家。
立足西部 涵养教育报国底色
“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为回答好这一命题,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党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一体化构建“三全十育人”格局,激发“思政+教育”育人新活力。立足学科“教育性”特点优势,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盐巴效应”。同时,学部也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提升,连续十四年举办“学生素质拓展节”“本博牵手计划”等活动,致力于形成传承发展“乐学、善学、博学”的优良学风,鼓舞学部学子奋发向上、知信行统一。


▲学部党委被表彰为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


▲西藏教育支持行动参展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


▲希望之心研究生志愿服务队


培育人,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一群“爱生爱国”的“大先生”。学部数十年如一日,扎根西部,黾勉笃行,薪尽火传,以人育人,让“大先生”传授“大学问”。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现有教授近50人,副教授近60人,博士生导师40余人,硕士生导师80余人。同时,教育学部尤其注重青年人才教师培养,成立了教育学部青年人才促进会,开展青年人才培养的“种子计划”,鼓励青年教师为学部服务的同时做好人才队伍培养的准备工作,发挥学术团队的帮带作用。

▲成立青年人才促进会


近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召开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学部教职工党支部也发起了关于育人主题的热烈讨论,民主建言为育人提出更多实招。专家教授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学部党委书记王牧华教授提出,要加强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既要不断激发学生攀登其专业潜力高线,更要助力学生成为复合型多面手全线。学部长期以来将人才培养作为立部之本,治学之本,为提高学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适应国家“双一流”学科需要的本科专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学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晏阳初创新实验班进入“双一流”大学读研率近80%;学前教育、教育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学前教育为全国首个通过师范类三级认证的教育类本科专业。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获首届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案例教学大赛二等奖1项,获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7项。


师生们始终遵循“德彰天下,学贯中西”的部训,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尽快把教育学部建设为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影响、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部而砥砺奋进。


紧跟国家战略需求 扩展教育视野亮色
学部党委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为目标,聚焦教育理论的本土建构、中国特色课程教学新发展等内容,始终坚持科研成果“优质化”,深化智慧教育空间建设、扎实办好智慧教学、实践育人。

▲2021年川渝教育学科发展高峰论坛


在前不久的教育学科科研高质量发展调研座谈会上,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介绍了教育学科“十四五”科研发展目标,提出要采取“压力型”、“任务型”指标,完成“八大领域”的任务。朱德全指出,学科发展的主题为“高峰行动”,发展的定位为“高水平研究型”,发展战略为“三重一大”(重大项目、重要奖项、重点平台、扩大影响),发展思路为6个关键词(团队、项目、领域、成果、人才、平台)。并提出要以学校“先导计划”为契机和灵魂,进行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科研与社会服务融合发展研讨会


为培育高水平科研项目,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委托教育研究院邀请校内专家教授召开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大重点项目申报论证和开题会,组织专家党员陆续刊发庆祝建党100周年教育强国的CSSCI来源期刊学术论文6篇。近五年,教育学科承担国家、部省级课题330项;出版专著97部;发表CSSCI论文1457篇,SSCI、SCI论文84篇。


同时,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立足学科特色和优势,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学术研究为基础,不断奉献社会。如建设高水平新型教育智库,做好教育咨政、咨询服务;创建“U-G-I-S”协同创新模式,促进区域和学校教育发展;开展一体化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建立全方位教师发展服务体系等等。学部假日学校(巴渝农耕馆)自2018年创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农耕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传承,为重庆市区内大、中、小学、幼儿园提供定制化农耕美育研学体验活动,累计服务上万人次。
近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专家多次与重庆市朝阳中学等学校就高质量发展和项目推进工作进行讨论和交流。加强学部与中小学校之间的联系,为学部科研与社会服务夯实基础,开启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携手共促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影响世界 绘就教育理想成色
学部十分注重与国内外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不断将学部的教学和科研推向国际前沿。近年来,先后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等海外名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学术研讨会、互派访问学者、互派研究生等方式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学部教学与科研的蓬勃发展。


▲2019年中美教育领导力圆桌会议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积极做好国际教育学生培养。教育学部积极开展境外学生“知华友华”教育,增加学生对中国的理解与认同,成为文化传播的友谊使者。在科研中,多位留学生以中国的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研究教研员制度、教师教学比赛制度等中国教育特色,传递中国经验。教育学部留学生Enyiazu在教育学部学习后,说道:“中国的教育制度可迁移性强,值得我的祖国学习推广。”


在教学中,学部努力实现“和谐型、研究型、幸福型学部”的建设。端午节组织在校留学生开展“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探源活动”,通过包粽子等活动深度体验中华文化,随后还进行了认真反思,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留学生陈思贤曾说道,他之所以喜欢西南大学,是因为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兄弟姐妹之间彼此关爱。


▲留学生知华爱华实践活动——参观北川中学
如果说教育是浸润心灵的事业,那么党的建设就是触及灵魂的教育,以党建工作来塑造教育之魂。西南大学将始终坚持稳稳扎根西部地区,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发展视野,黾勉笃行、矢志奋斗。为西部地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办出“有灵魂”的教育,推动国家教育事业跻身世界先列!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