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校园在线 > 学校频道 > 院校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海大夫妻校友驾驶帆船横渡太平洋,编写《帆向蓝水》献礼母校

2022-06-15 09:40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阅读 9.1千+
0
分享

2019年6月8日

在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

夫妻校友董小兵、董华

与一群热爱航海的帆友们

驾驶37英尺的TAYANA号帆船

载着梦想从大连启航


经历236个日日夜夜,1.5万海里的航程,历经13个国家,停靠了38个港口,驶帆绕东瀛,穿越白令海,北上阿拉斯加,亲临北纬60度冰川,横跨阿拉斯加湾,穿过巴拿马运河,征帆加勒比,完成了横渡太平洋的壮举。

为更好地记录传播本次航行的所见所闻,从不同的角度叙述航海以及航海背后的故事,历时两年半,由TAYANA号帆船跨洋航行的亲历者所撰写的《帆向蓝水》,在2022年6月8日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13周年纪念日正式出版了,这一天也是TAYANA号帆船启航3周年纪念日,还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

今天,小编希望通过分享《帆向蓝水》,架起一座普通人与帆船运动之间的桥梁,与作者对话,与读者交流,走进那群热爱海洋、热爱航海、热爱帆船,为实现环球航海梦想而努力拼搏的人们以及他们用帆船远航经历叙写的精彩故事。

TAYANA号帆船是我国第一条中国船籍、全员中国籍船员、中国制造(台湾)、全程航行悬挂中国五星红旗的最小尺寸蓝水帆船

董 小 兵

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船舶无线电导航专业1978级校友,TAYANA号帆船船长,原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现任大连高新区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会长等职。近十年开始帆船运动,获ASA帆船8个级别教练证,多次参加国内外帆船比赛和远航活动。

董 华

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船舶无线电导航专业1980级校友,TAYANA号帆船船员,航海学院副教授,从事航海导航设备教学三十多年,多次带航海专业学生在学校的校船远洋实习,培养的学生遍及海事、远洋、船检等港航企事业单位,深受学生们喜爱,退休后开始接触帆船航海运动。


船 员 介 绍


《帆向蓝水》成书絮语

2020年1月,全体TAYANA号帆船船员回国过春节。我和董华到老书记郭禹教授家拜年,没想到他一直在默默地持续关注我们的跨洋远航活动,他说:“帆船航海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要把整个航行所见所闻,沿途的地理历史人文以及航海知识记录下来,让大家知道航海的辛苦和乐趣,知道航海人的责任与荣耀。”加上很多好友也一直鼓励我们把远航经历写下来,于是,我决定以董华的航海日记为基础,向本次远航活动的10名船员和4名岸队成员征稿,从不同的角度叙述航海以及航海背后的故事并取名为《帆向蓝水》。

为什么取名为“帆向蓝水”呢?蓝水通常指远离海岸线600海里以外的海域,帆向蓝水就是大洋航行。适合蓝水航行的帆船必须以安全、坚固为前提,以舒适、稳定航行为基础,我们的TAYANA号帆船正是这样一艘蓝水帆船。

2021年初,经过一年的写作和整理,按照远航的时间节点形成了七十多篇文章,又经过几个月的细心打磨,我们的书渐渐地有了模样,语言也变得越来越美了。11月底,《帆向蓝水》初稿送交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又历时半年,经过多轮审核、校对和质检,这本记录我们跨洋航行的书于2022年5月底正式付印。由于相关审核制度和法规、篇幅所限,很遗憾,所有的海图、很多照片和视频无法与大家分享,但近8个月的航行见闻都收录在《帆向蓝水》中了。

帆向蓝水不是冒险,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谨以此书纪念TAYANA号帆船启航3周年,祝贺大连海事大学113岁生日快乐!

——董小兵校友

TAYANA号帆船船长

☝视频:新华社采访董小兵船长(2019年9月9日)

中国帆船环游世界 历时三个月横渡太平洋到达温哥华

记者:李保东 报道员:万斌 戚文峰 来源:新华社音视频部


编 读 往 来

按:以下选发25篇《帆向蓝水》书评或推荐语,他们是董小兵、董华校友伉俪的同学、同事、校友,也是他们的帆友、书友、朋友,分别来自大连、北京、天津、上海、威海、深圳、旧金山、温哥华、哥德堡等城市。

《帆向蓝水》的出版是海大学子献给中国航海日和母校113周年校庆最好的礼物!

——司玉琢教授

大连海事大学原校长


《帆向蓝水》是一部帆友们用亲身航海经历叙写的真实故事,他们不是英雄,船长也失误——没有提前缩帆,他们也要面对恐惧、艰辛、寂寞和无助,但是“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对梦想的追求使他们一海里一海里地走完了一万五千海里,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最美。但愿她的出版,能为读者们打开一扇认识航海、了解帆船的窗口,为那些热爱航海、热爱帆船的人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宝贵经验,也可以让航海专业的学生和正在学习帆船航海的青少年增强更多的学习动力。我相信,随着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热爱海洋、从事帆船航海的人会越来越多。热爱自然、热爱海洋、热爱帆船的人们,让我们带着梦想,扬帆起航,奔向广阔的海洋吧。

——郭禹教授

大连海事大学原党委书记

2019年年10月27日,摄于旧金山


太平洋上浪万顷,不及他乡故友情。《帆向蓝水》终于出版了。读了之后,当初来旧金山的情景再次浮现于脑海。

离开大连三十多年不曾相见,故友驾帆船越洋而来。人生四大喜之一,“他乡遇故知”,兴奋不已,难以言表。立即通知海大硅谷校友会。着手准备迎接!

虽说是陆上专业,终归是海大泡出来的,对航海还是比常人多了解一些。联系停靠码头,何处办关,战风斗浪的勇士们靠岸后第一顿最想吃什么,旧金山的景点该看哪些,补给,天气……

孙静会长主持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湾区的校友们几乎倾巢而出,携家带口,大家看着那三十多英尺的小帆船,听船员们讲那海上惊心动魄的故事,叹为观止。

再扬帆启航时,真是舍不得啊。开车一站一站到海边追踪他们的白帆,目送他们驶过金门大桥,再驶向波光粼粼的太平洋……祝福一路顺风;祝愿人生成功!

—— 导航77级校友 张维忠(旧金山)

2019年10月27日至30日在旧金山

迎接、接待、送别TAYANA号帆船


董船长太厉害了!驾驶帆船横渡太平洋。当代的哥伦布,麦哲伦,虽然现在条件好一些,但太平洋的凶险风浪依旧 。

想当年在两万多吨成品油船工作时横渡太平洋,风急浪高,船晃的前仰后合,晕头转向找不到东南西北,几天几夜吃不好饭,睡不好觉,那种晕船滋味回忆起来还心有余悸,忐忑不安,有谁能知道外表风光的远洋船员背后的心酸和苦难。

—— 船电77级校友 张昆(大连)

2019年12月13日,摄于巴拿马


《帆向蓝水》出版了。这是一部目前国内少见,展现帆船航海的优秀作品。读到这部书的时候,立刻被这里的故事所吸引,带给我的不仅是激动,更是感动。

2019年,以董小兵、董华夫妇为首的一群帆船航海爱好者,驾驶着一条11米的帆船,开启了他们的环球航行之旅。他们一路北上,横跨太平洋,又驶帆巴拿马运河,穿越加勒比海……航程一万五千多海里,环绕了半个地球。在这部作品中,参加航行帆友们根据他们的亲身经历叙写了一段段精彩的故事。这些生动、感人的场景,不仅表现出了他们曲折艰辛的航行经历,迎风斗浪的拼博过程,还展现了海洋、冰川、雪山的奇美景色带给他们的享受,以及对所到国家各个民族的人文风情的真实体验。更为可贵的是,从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那些不畏艰险、敢于挑战的坚强意志,相互信任、同舟共济的协作意识,心系海洋、热爱帆船的高尚情怀,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为我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相信热爱海洋,热爱生活的读者一定会喜欢上这部作品,她必将为你带来美的享受,让你获益匪浅。

——通信78级校友 孙欣欣(上海)

对《帆向蓝水》初稿进行文字编辑


大学同班同学董小兵与他的夫人、我的师妹董华是我最敬佩的人。2019年6月,他们邀约了一群热爱航海的帆友,驾驶船尾悬挂五星红旗、全长仅37英尺的TAYANA号帆船,载着对海洋的蓝色梦想,从山东威海启航离境。我有幸在码头上为他们送行,远眺画着可爱熊猫头像的TAYANA号船帆在平静的海面上渐行渐远,慢慢地消失在刘公岛峡口,心中不禁为他们的勇敢而叹服!为他们的安全而祈祷!

几位勇士一路劈波斩浪,一路栉风沐雨,一路惊险刺激,一路收获满满。他们以帆为笔、以海为墨、以天为纸,将跌宕起伏的航程书写成优美生动的文字,如今《帆向蓝水》终于出版啦,祝贺他们!收到他们的签名大作,非常激动。我将用目光追寻他们的航迹,在字里行间感受心灵的震撼。

——导航78级校友 任威(威海)

在威海为TAYANA号帆船启航送行

2019年6月8日,摄于大连


我和董小兵是大学同学,在大连海运学院时代,我们的专业隶属于电子工程系,也就是所谓的陆上专业,与操船出海并不搭边。在我的印象中,小兵和我一样,是一个爱海、喜欢游泳和吃海鲜,同时有晕船症状的船舶技术服务者。

十年前我去大连,他在给我展示他的帆船教练证书后,居然带着我上了一艘帆船,指导我们几个人操作帆船扬帆星海湾,并且如数家珍地说道,这是一艘蓝水帆船,也就是可以在大洋中航行的帆船。我质疑道,这么小的船能够独立远洋?小兵解释说,能否抗击风浪远航,不在于帆船的大小,而在于以安全、坚固、稳定为前提的设计结构和材质,这艘船就是专为远航而设计,并进一步诱惑道,一起去远航怎么样?当时以为他也就是说说而已,并未当真。

在之后的几年,经常看到他的朋友圈发布参加各种帆船赛的信息,每次在大连碰面,也必会到TAYANA号帆船一游,看到他古铜色的皮肤和结实的四肢,深感帆船已经成为小兵生活的一部分,我曾经问过小兵,现在还晕船吗?答曰:坐船还会晕,但操船不晕。我想,这可能就是沉浸其中吧。

最近几年,小兵开始张罗环球航行,交流中我曾经问他,吃得消吗?他的回答是心中有一个念想想做。是故,我除了和其进行一些专业交流外,并未过多细想航行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直到不断收到TAYANA号帆船从大洋中发回来的各种信息,看到他们航行中的趣事、与风浪抗争的意志、沉浸其中的快乐以及超越困难后的收获,我突然感觉到,我与小兵的差距不是一艘船,而是那种有想法就先成为,然后再享受其中的行为方式。

现在,这些扬帆远航的经历已经集结成书《帆向蓝水》,愿你我都能够从书中感受到海洋的魅力、心灵的震撼。

如果你心中也有一个想法,愿你也能够像董小兵那样“先成为,再作为,并享受其中”。

——通信78级校友 李孟山(天津)


《帆向蓝水》出版后,我第一时间就将消息发到了朋友圈,圈内反响十分热烈,纷纷点赞,直呼厉害!有个朋友隔空呼我:可以跟着去做老轨呀!我回复:真是惭愧,我晕船呀!还有个资深船长留言:只有献上所谓专业人士的敬佩,并称董船长他们是了不起的航海家。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董小兵船长他们应该要感谢董华女士,是她的参与,你们这帮老男人才有信心和勇气完成了这场艰辛与乐趣同在的航程,成就了你们新时代业余航海家的伟大壮举!

——轮机78级校友 王健(天津)

大连海事大学校友诗社编委


远航休假,隔离后回到天津,欣喜看到《帆向蓝水》出版发行了。作为大连海运学院1983年航海系远洋船舶驾驶专业的毕业生感慨万千。


《帆向蓝水》的主要作者董小兵、董华是我的校友,而且是同龄人,但他们都不是航海专业毕业,我关注他们很久了,我一直在问自己他们为什么去驾驶一条十一米左右的帆船跨洋航行,凭一个终生职业航海者的感觉,向师兄董小兵、师妹董华致以自己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对弘扬航海文化做出的无畏,无私杰出的贡献,他们将和郑和一样载入中国航海的史册。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驾驶79级校友 周明华(天津)

2019年8月15日,摄于北纬60度冰川


一个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因此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我闺蜜室友的书《帆向蓝水》出版了——祝贺她!

——导航80级校友 左蕾宁(上海)


董老师是我共事三十余年的同事,一辈子从事航海教育。她的学生如夜空的繁星洒落乾坤,航迹遍布七大洲四大洋,而她就像那众星捧起的圆月,美丽、宁静、致远。

离开三尺讲台,常人不过是“卸甲归田”,而她却是回归沧海。在她风帆远航的朋友圈中,我有感对联一幅:一辈子在航海,一辈子才航海,横批:航海一辈子。

《帆向蓝水》记录了我国第一位航海女教师驾帆远航波澜壮阔的沧海浪花。航海的灵魂在于实践,人生的高度在于践行。董老师做到了!

——航通81级校友 刘彤(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教授


人类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就不断探索海洋、认识海洋、征服海洋,挑战自我,锤炼意志!我的大连海事大学校友董华老师和她的爱人董小兵船长带领他们的团队完成一项航海壮举!驾驶一条长11米单体帆船横渡太平洋,穿越白令海峡,畅游中美洲加勒比海湾。旅途险象环生、征程漫漫!可叹!可赞!他们用细腻的描写,生动的语言,有趣的专业航海知识,全程记录下那一段段难忘的激情时刻和思想闪电,《帆向蓝水》可谓书林浩瀚中一本值得阅读的优秀之作!向海而生无悔,帆向蓝水起航!

——航通82级校友 陈华(北京)


这一本《帆向蓝水》,记录的是董小兵船长以及他的队员们环球航海梦想的第一部分。因为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们的远航不得不暂时终止,但是我相信他们的梦想不会终止。他们也一定会以梦想做针,航海为线,将航行路上的城市、人和事儿,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做成一串美丽无比的珍珠项链,熠熠生辉,照亮中国,照亮世界。

衷心期待他们梦想成真,祝福他们远航平安!

——轮机83级校友 张家卫(温哥华)

2019年9月6日在温哥华

举办TAYANA号帆船航海分享会

2019年9月5日,摄于温哥华


《帆向蓝水》一书的出版,是海大人的一件大喜事!也是航海爱好者值得骄傲的一段美谈,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会在海大的师生和校友中引起热烈的反响,而且将在广大航海从事人员和帆船爱好者间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祝贺董小兵船长、董华老师和所有参与这次跨洋航行的全体船岸队员及为此书的编辑、发行给予大力支持的各界朋友!

我们的母校——大连海事大学是一个有故事的大学,一百多年来,海大人总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成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也将成为凌水桥畔永远激荡的梦想浪花,簇拥着一代一代海大人奋进的人生航船。

毋庸置疑,这本书所记录的帆船经历只是董船长他们航海梦想中不到百分之一的探险中的苦与乐,更多的感想和领悟留给读者去解读、去体会、去思考。海大校友诗社从去年就一直关注着TAYANA号帆船的远航,我们认为,这是海大人最值得展示的动人故事,是校友文学平台必不可少的传奇素材,是国之大者,也是海之大者!

收到这本书的一刻,我不禁浮想联翩:1986冬天,我刚刚入学的那年,我们在校园里冒着雪,静静聆听广播台关于“德宝轮”沉没报道的情形,有个别的新生因此退学了,而绝大多数都坚持下来了;想起在大礼堂里,驾85侯晨阳师兄朗诵的《归航》:“…….当港口的灯塔,穿越死亡、暗礁、沉默的渴望,还有什么,比归航,更令人激动呢?!”;想起凌风远航队的一次次潇洒穿越,尽管我们那一届的远航队因故取消了行程,但二十二个男子汉近半年的驶帆训练依然历历在目;想起大三时,我写的《朋友,你的帆呢》那首被很多同学们记住的诗歌,在离开校园很多年之后还被小师弟们提起……可以说,海大人对帆有着特殊的情结,《帆向蓝水》无疑将触动我们记忆中那处柔软的部分,引起共鸣,唤起你我飞扬的青春记忆!

海大的精彩故事,仍在继续,我希望借《帆向蓝水》一书的出版,这份航海精神的传承又开始了新的航程。我特别向董船长的夫人董华师姐表示崇高的敬意,航海是男子汉的事业,而因为有了女性的支持和参与,这个伟大的事业,更加富有情怀和浪漫色彩,期待着从书中读到更深刻的人生哲理。

——驾驶86级校友 蓝春海(北京)

大连海事大学校友诗社编委、主编


作为海大人,内心对诗与远方的向往,可能比其他人来的更加真实:一艘帆船,三四个志趣相投挚友,扬帆远航去探索充满未知的星辰大海……这幅画卷是萦绕在多少海大人脑海中的初心和梦想,董小兵和董华夫妇,海大知名教授,我的挚友和好邻居,是众多海大人中的梦想践行者,他们用亲身经历孕育的《帆向蓝水》,以轻松诙谐而又不失严谨的笔调,记录下了团队船员们236天不平凡的航海经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超强的带入感,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旅行,旅途中不同的风光,将带给人们迥异的人生体验,它也将决定各自的人生深度和广度。

致敬《帆向蓝水》记录下来的勇敢的航海者,致敬怀揣梦想不忘初心的追梦人,致敬能让人梦想成真的这个时代!

——船电86级校友 徐毅(大连)

为TAYANA号帆船提供救生设备


能一帆横渡太平洋,征服加勒比的人,应该是一群身强力壮的粗汉子。然而我见识的这个团队,却是几个文雅的“书生”。而且团队中的董华是一位大学老师,一位看似文弱、却内心强大的美女。这个团队的人有理想,有行动,有胆识,有知识,有头脑,有情怀,有才艺。

从董小兵船长、董华老师夫妇二人远洋筹备开始,和他们探讨气象保障,到2019年6月份海大校庆前的启航送行,到远航过程中默默关注不断更新的博文,一直到今天看到《帆向蓝水》的出版,董老师夫妇和团队的远航终于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可以想见,我们今天看到的《帆向蓝水》记录的远航风景及异国风情,背后是多少真实的风浪洗礼,甚至是生死考验。远航的艰苦、寂寞只有远航人自己能体会。“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经过此次远航,远航者会有新的人生感悟,平淡的人生中平添了绚丽的色彩。

愿董老师夫妇远航的壮举能激励更多的航海学子,百折不挠,为了理想前行!

——驾驶89级校友 王辉(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气象教研室主任



斯蒂芬·茨威格在《麦哲伦传》中写道“ 我尝试向你讲述的是一个迈向未知的故事,没有人知道前路通向何方,人们时常迷失在无穷无尽的海面上。” 距离麦哲伦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已经过去了整整 500年,今天,这个星球上的海洋里航行着如城镇般庞大的超级巨轮,导航和定位系统几乎覆盖到每一个角落,但凭借一条小小的帆船,连续二百多个日日夜夜探索广阔的大洋,依旧是一件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的事业。

《帆向蓝水》正是这样一部现代版的航海探险游记。没有大航海时代那种巨大的财富与荣耀的诱惑,今日的航海探险,只有出自对海洋文明自由精神的强烈向往,出自对航海事业和文化的深沉热爱,才能不顾艰难与险阻,不顾恐惧和伤痛,不顾对陆地繁华的舒适眷恋,执着向前!探寻远方!这些,恰恰就是航海的精神,引导我们的生命旅途不被繁华翳障所扰,去勇敢地实现梦想!

——海事90级校友 李戈(北京)


我大三和大四时,董华老师是我们航海仪器和雷达课的专业老师,今天翻开老师的新书《帆向蓝水》,仿佛置身于航行中的TAYANA号帆船,现场观摩老师精湛的航海技术,聆听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解,感受航行的惊险刺激、海洋的广阔包容、大自然的纯粹美好!源于极度热爱的236天、1万5千海里精彩航程,在我心中种下了扬帆远航的种子,感谢老师的精彩一课!

——航海07级校友 刘文(北京)


我一直关注TAYANA号帆船的跨洋航行,海大校友诗社校庆特刊也刊入《扬帆跨洋海大情——海大人的环球梦》一文并被校图书馆收藏。尽管从董船长的公众号和董老师的美篇已有所领略,但得知《帆向蓝水》即将付印后依然满怀期待!大抵是海大的求学经历在内心深处烙下航海印记,我对航海者的敬意、远洋的向往通过这艘蓝水帆船越发心潮澎湃!

一方面,无论是航海文化普及还是帆船运动发展,《帆向蓝水》的出版都应该被重视和珍惜。TAYANA号帆船前帆的熊猫头像、船尾的五星红旗、一篇篇航海日记、一张张海图……无不彰显着中国航海家的勇气、海大人的情怀、帆船运动的魅力,还有跨洋航行的可贵经验。另一方面,海大校友文学也需要《帆向蓝水》,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岂能少了航海文学,航海文学又怎能没有海大校友的声音?这本书凝结着海内外校友的深情,也希望那些感人情节能借《海上风》吹到全球校友,尤其是正在凌水河畔读书的同学们面前。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们总要坚持着所热爱的事情,那些与功利无关而融入血脉的事情,《帆向蓝水》也是如此。或许有人对这本书的意义捉摸不定,但她就在书架上,透着光,升腾着热气,摸着有温度!

——海管10级校友 李强(天津)

大连海事大学校友诗社编委、执行主编

董小兵、董华校友伉俪,摄于日本


董老师是我本科时的航海仪器课老师,从三尺讲台上航海仪器原理的讲解,到使用航海仪器驾驶TAYANA帆船跨越太平洋,这种退休后依然勇于追波逐浪,依然敢于冒险拼搏,依然热衷于探索世界的品质,是对航海精神最好的诠释。帆向蓝水,是我的榜样!

——航海12级校友 王少博(哥德堡)


董华老师是我们大学教船舶驾驶台系统的老师,人真的超级好,在我的印象当中又是那么落落大方,知性,谈吐间又显得很有内涵,给人一种非常舒服自然的感觉。还记得每次去老师办公室答疑的时候,老师还会备一点零食,边吃着零食边谈梦想。

怀念当初的大学时光,在品读老师所著的《帆向蓝水》这本书时,也看到了老师在讲台后面的一面:敢于冒险,挑战自我,不断开拓新领域,面对惊涛骇浪也丝毫不畏惧,与风浪抗争,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一路高歌。这正是我们当代青年为之努力而拼搏奋斗的榜样,好书力荐噢!

——船电13级校友 徐振国(大连)


《帆向蓝水》记录的不仅是董华老师及帆友们真实的人生体验,更是我所渴望的理想生活。翻开书,大海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温柔妩媚,那反差巨大的画面像油画般浮现在脑海里,心中也跟着激情澎湃。两百多个日夜,超万海里的航程,船员们终于一步步完成了跨越太平洋,征帆加勒比的壮举。

有幸作为董华老师在校期间的最后一届学生,还记得当时的毕业出征仪式董华老师送给我们的寄语:征途,星辰大海。如今,董华老师一个华丽转身去拥抱那片蔚蓝的大海。归去仍存师道,她在航海的同时,也不忘将专业知识、航行中的天文地理人文以及沿途的美景分享给我们。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或许董华老师面对大海时,有着和前人同样的气概与胸怀。才能让我们“幸甚至哉”,得看此书。

——航海14级校友 杜逍遥 (深圳)

2019年12月21日,摄于科隆


董小兵董华老师是我对门邻居又是大连海事大学的同事,之前一直关注董华姐的帆船航行,偶尔从她的美篇看到他们跨越大洋的惊艳经历和逸闻趣事,这次董船长、董姐和船员们的《帆向蓝水》出版了,终于可以系统的从头到尾好好跟着他们的文字云游东赢,穿越白令海峡,北上阿拉斯加,遭遇加勒比风暴。

拿到书,迫不及待看了几章,这样惊心动魄,时不时充满险情的航程,在他们幽默风趣的笔下,好几次都让我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这些航海人有的是董船长的朋友,有的是董船长在海大时的学生,有的是慕名前来跟着董船长学习帆船驾驶的户外高手。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有的利用假期跟着董船长航行一段,上了岸立马飞回自己的城市赶上早九点的上班打卡(感觉这太酷了)。果然是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董船长、董姐和他的船员们驾驶的TAYANA号帆船仅有11米长,就这么一叶扁舟,236个日夜,1.5万海里航程,历经13个国家,停靠了38个港口,他们完成了横跨太平洋,征帆加勒比的壮举!不说了,我要看书去了。

——董华老师邻居 马晓冰(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也许我们现在许多人都慢慢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迷茫困顿,百无聊赖,不知道做什么才活的有意义。那我建议你读书,把心和时间空出来,倒一杯香茶,慢慢阅读。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慢慢地它滋养了你,刷新了精神,增长了见识。你有了勇气、力量和智慧,你活得越发通透,内心坚定,那个更好的自己就会遇见。

《帆向蓝水》这本书会带你来一次跨洋航海,这是普通人难以到达的彼岸。所闻所见,奇景、趣事,篇篇都记录精彩,引人入胜,感动震撼,欲罢不能。当然还有航行中的狂风暴雨、巨浪漩涡、设备故障、沉船……惊心动魄无亚于一本探险日志。“英雄就是被英雄抱负激励一生的人。”看看在至暗时刻他们是怎么过来的,或许这本书会成为你平凡人生的救赎。

致敬我的女航海家董华!

——董华老师闺蜜 燕子(大连)


我与董华教授相识在大连海事大学校友诗社“海上风”诗友群,也是因为看了董教授的美篇,才知道她曾经和帆友驾驶十一米长的单桅帆船TAYANA号,从太平洋到加勒比海。

我敬佩董教授的巾帼气概,坚韧意志,克服了晕船,不惧艰险。一路航行,一路风光,用相机和手机,拍摄记录下了所经之地美丽的风光,精致的建筑,热情的朋友,患难的情谊。在保存了大量的人文历史航海资料和照片录像的同时,还用那支多彩的笔,完整地记录了整个的190天的航海过程,包括日常生活,航海故事,异国风情,朋友探访。尤其是董教授在美篇上发表的图文并茂的文章,伴随着激荡人心的音乐响起,每一篇的阅读,对于我来说,都像是身临其境,与她一起在航行,一起探索和发现。

如今董教授和十三位作者一起完成的《帆向蓝水》一书,已经正式出版。从不同视角,结合航海、历史、地理、人文和气象等知识,叙述了蓝水帆船跨洋航海以及航海背后的真实故事。也让我们知道了,蓝水帆船的定义,不是冒险,不是挑战,而是一种生活。

面对这些伟大而勇敢的航海者,我会由衷地想到徐福、郑和、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等名字,这些航海先驱不仅开拓了未知的航路,也探索发现了多彩的世界。期待董教授再次启航,书写下女航海家的新篇章。

——海上风诗友 程咏(天津)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作家协会会员



书 籍 目 录

第一章再次扬帆出国门

1.1 我是来旅游的(董华)

1.2 用风帆丈量地球(张年初)

1.3 远航背后的故事(许岩)

1.4 启航,帆向蓝水(鲍立人)

1.5 误打误撞加入了帆船跨洋的启航(徐菲)

1.6 再次随董老师远航(唐宁浙)

1.7 彭小胖的首次远航(彭欣)

1.8 再次扬起“常春藤”的风帆(吴学军)

第二章征帆一片绕东瀛

2.1 送君千里到博多(董船长)

2.2 被台风追的感觉(冯卫群)

2.3 富山的世界之最(董船长)

2.4 航海也是城市的名片——海王丸(董华)

2.5 TAYANA号的外交官(董华)

2.6 在海上的教授们(董船长)

2.7 《海峡》,津轻海峡的七夕(董华)

2.8 TAYANA号真的要一路向北了(董华)

第三章千里跨越白令海

3.1 帆走千岛群岛(孟飞)

3.2 我们找到了“冰火岛”(孟飞)

3.3 航行在冰冷的堪察加半岛雪山下(孟飞)

3.4 登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董船长)

3.5 神秘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水妞、董船长)

3.6 穿越白令海(水妞、董船长)

3.7 跳岛阿留申群岛(水妞、董船长)

3.8 我们遇到黑潮了(水妞、董船长)

3.9 荷兰港的网络(董船长)

第四章一路向北到冰川

4.1 美航弄丢了我的行李(董华)

4.2 一定要去阿拉斯加划皮划艇(张年初)

4.3 科迪亚克的帆友情谊(董华)

4.4 阿拉斯加的鱼(董船长)

4.5 “熊”关漫道,鲑鱼为伴(张建国)

4.6 到北纬60度冰川打卡(董船长)

4.7 致敬北纬60度冰川(张建国)

4.8 汪洋之中,做自己的一点光(张建国)

4.9 冰川下的小镇亚库塔特(董船长)

第五章激流勇进遇水巫

5.1 524米的海啸(董船长)

5.2 印第安人的故乡霍纳(董船长)

5.3 进入Inside Passage的急流(董船长)

5.4 锡特卡——阿拉斯加的历史博物馆(董华)

5.5 加拿大鲁珀特王子港(董华)

5.6 警惕!内海航道真的很危险(水妞)

5.7 坎贝尔河遇水巫(董华)

5.8 被水巫统治的城市坎贝尔里弗(董船长)

第六章大洋彼岸闻乡音

6.1 温哥华的校友们(董船长)

6.2 TAYANA号和我的祖国(董华)

6.3 维多利亚的帆友(董华)

6.4 和风竞速800海里(董船长)

6.5 有缘千里来相会,踏浪万里有故人(董华)

6.6 扬帆在加利福尼亚州暖阳下(董华)

6.7 重游圣卡塔利娜岛(董华)

6.8 我的偶像——环球英雄船长高民(董华)

6.9 巴哈哈哈800海里帆船赛(董华)

第七章谨言慎行中美洲

7.1 墨西哥的天涯海角圣卢卡斯(董船长)

7.2 与热带风暴擦肩而过(董华)

7.3 阿卡普尔科帆船赛(董船长)

7.4 穿过魔鬼海湾的焦虑与淡定(董华)

7.5 墨西哥边境小城恰帕斯(董华)

7.6 枪管下的萨尔瓦多(董船长)

7.7 圣萨尔瓦多的玫瑰教堂(董华)

7.8 TAYANA号上的Salt Man(董华)

7.9 偶遇大连海事大学校长(董船长)

第八章至暗时刻不放弃

8.1 冰火两重天的巴拿马(张建国)

8.2 巴拿马运河的美女引航员(董华)

8.3 一边太平洋,一边大西洋(张建国)

8.4 平安夜的365个祝福(董华)

8.5 中美洲遇到中交亲人(董华)

8.6 中美洲最美的历史名城—卡塔赫纳(董华)

8.7 永不放弃——2019最后一劫(董船长)

8.8 牙买加的“松靠”(董华)

8.9 蓝山咖啡的故乡牙买加(姚远、董船长)

第九章向风航行加勒比

9.1 航行到神秘的古巴(董船长)

9.2 在古巴的日子(董船长)

9.3 古巴首都哈瓦那(姚远)

9.4 坚强的“Z”和完美的“V”(董船长)

9.5 最后的“风狂”(张建国、董船长)

9.6 人间天堂巴哈马(张建国、董船长)

9.7 兴奋不起来的最后500海里(张年初)


写在TAYANA号帆船启航3周年之际

在TAYANA号帆船启航3周年的日子里,《帆向蓝水》这本记录我们跨洋航行的书终于问世了。她不仅记录了我们几个帆船队员的航海活动,也凝结了海大师生和海内外校友的眷眷深情。

在温哥华、在旧金山、在圣迭戈,甚至在大西洋那端的哥伦比亚,只要是有海大校友的地方,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我常常问自己,是一种什么力量驱使我到海上去?在筹备《帆向蓝水》的过程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海。

是啊,就是“海”啊!从18岁来到海大,我一直工作、生活在海大,自然就有了海的基因,血液也染上了蓝色。每每翻开书,摸着书中的文字,一幕幕场景不时地浮现在眼前,这些都是我永恒的回忆。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愿航海精神在一代一代的海大人中传承下去,让我们乘着海上风,帆向蓝水,奔赴大海,寻找快乐与美好!

——董华校友

TAYANA号帆船船员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