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时钟的背后读书,每一个字都是归途……
人间处处
春雨杏花急急落,车马春山慢慢行
读书,将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享受的时刻
一本本好书,给我们温暖的慰藉
让灵魂变得饱满充盈……
《诗词课:诗词的五种新读法》
马大勇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2020
本书不是“古典诗词欣赏”,而是一部诗词读写方法论。作者构架起了“内外、古今、雅俗、情理、知行”五条纵贯线,进而打通诗词乃至文学的奇经八脉。这五部分像五座递升的山岭,既相对独立,又盘旋往复;而人文主义这条隐约的伏线恰如导航系统。读者一经踏入,即不断有发现的欣喜,有“迷花倚石忽已暝”之感。作者由诗词随兴生发,关联名著解读、文史掌故等诸多话题,以出入新旧两界的手眼,披沙捡金,往往见宝。本书还将作者的治学经历、人生际遇伏脉其间,堪称一部学术之书,更是怀抱之书、性灵之书。(姜红雨)
《易代: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
周绚隆著
中华书局,2020
清军南下、嘉定城破后,率众守城抗清的侯峒曾投水自尽,两个儿子也相从而死。在乡间奉母、率家人避兵的侯峒曾胞弟侯岐曾,以日记形式,记录了自己在明清易代之际的经历以及家族幸存者的悲壮人生。不久,他不顾个人安危,参与藏匿亡命中的陈子龙,被清兵逮捕,随即遇害,日记亦戛然终止。本书作者原系《侯岐曾日记》一书责任编辑,在编书过程中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遂花费十数年时间,将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抗清的故事一一打捞出来。嘉定侯氏一门的生离死别、悲欣歌哭,以及几代家族成员的不幸遭遇和人生沉浮,决不只是一个家族的叙事,还具有“民族痛史”的意涵。通过作者的书写,那段天崩地坼的鼎革之变,由此获得了鲜活可感的“生命”,过去未曾辨识其曲折隐微“意义”的历史面相,亦得以重现。(王培元)
《郭初阳的语文课》
郭初阳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
本书是郭老师在高小、初中、高中的十次语文课的实录。显而易见,在怎样教语文课这件事情上郭老师下了大功夫,这些苦功的回报是,课堂气氛活泼积极,在这种气氛中,我相信很多学生在短短一节课里会有不少新收获。很多道理,像郭老师那样用心去引导,十几岁的孩子完全能够弄懂,这些朴实的道理也应该在这个年龄上就去学、去想。但愿我们从高小到高中的语文课,有更多的课文和教学能像这样。(陈嘉映)
拿起书,阳光途径窗前
悠悠坐在一页书卷上
与花香,说着岁月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