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古韵|行至小满江河湖海漫(淮南师范学院)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频道

陌上古韵|行至小满江河湖海漫(淮南师范学院)

2022-06-28 13:38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校园网络通讯站 曹淑菁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民间有俗语“如遇小满,江河渐满”,小满来临,寓意着之后的日子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下面让我介绍一下关于小满的知识吧。

(图片来源:曹淑菁)

关于小满的来历,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就可得知。小满节气,除东北和青藏高原外,中国各地平均气温都达到 22 度以上,夏熟作物自南而北相继成熟,苏南地区 5 月底进入夏收夏种大忙季节。人们用“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大地干裂,作物缺水枯竭,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关于小满的风俗之一就是祭车神,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旧时水车车水排灌是关系到一年口粮生计的大事,因此在小满那一天村民们会启动水车蓄水。还有传说认为,“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放好鱼肉、香烛等祭拜,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家庭财源滚滚,村里村外源头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意。这些习俗,充分表示人们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图片来源:曹淑菁)

再者是祈蚕节,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中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丝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中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由此可见,妇女们对于小满节气的重视程度。“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在小满这一天也会改变,江浙地区的小满时节,父母亲会赠予未出嫁的女儿蚕丝织就的珍贵衣物表达喜爱之情。

最后是抢水抢水是旧时民间的农事习俗。流传于浙江海宁一带举行这种仪式时,多由年长执事者召集各家各户,在小满前后的黄道吉日的黎明时分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人以击器相和,踏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人田,至河水蒸干为止

(图片来源:曹淑菁)

小满时节,对于万物而言就是数十载光阴一闪而过地迅速成长,更是一个收获幸福的时节。这学期已接近尾声,我们也在艰难的疫情过渡期后恢复了线下授课。淮师的学子们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做好复习工作,毕业生们也要做好人生规划,非毕业生也要做好考研考公和工作的准备,在这个万物生长的时节奋发昂扬。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