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文化进校园,特色发展育新人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频道

“和美”文化进校园,特色发展育新人

2022-07-15 19:23

来源:西南大学 | 李林萍_505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和美”文化进校园,特色发展育新人——黔江太极小学少年宫的独特“担当”

2022年7月9日,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研究生“致知‘历’行”实践团队围绕乡村振兴政策与小学特色文化教育的关系这一主题对黔江太极小学进行了走访调查。

(图:团队成员与陈老师合照)

(图:团队成员与谢老师合照)

推动“太极”精神融入学校文化

太极小学位于黔江太极镇辖区内,学校创建于1932年,现今已有80余年的办学历史。通过对该校骨干教师陈老师的采访,团队成员了解到,太极小学办学规模在整个太极镇的乡镇小学中位居第三,并且在太极地方文化的滋养下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

(图:团队成员采访骨干教师陈老师)

太极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是太极小学将太极地方特色文化引入校园的主要载体。通过该校教导主任谢老师的介绍,团队成员了解到,学校领导坚信“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小学教育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所以,2019年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太极小学修建了特色少年宫。少年宫以太极地区的“和文化”为引领,秉承着“崇和尚美,幸福一生”的理念,坚持着“和于心,美于行”的原则,立足于太极镇本地的特色乡土文化,开展多样的社团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太极小学少年宫组建了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刀等特色班,还多次举办“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太极精神”太极拳太极扇比赛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太极精神,推动太极文化更好地进入小学校园,进入学生心中。

(图:太极小学少年宫LOGO)

突破传统模式促进学校发展

太极小学少年宫自2019年建成以来,突破传统少年宫发展的模式,除了开展一些常规的文化、体育活动外,还独创性地设有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刀等社团。这些多样化活动的开展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太极小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图:太极小学少年宫活动一览图)

经过几年的努力,太极小学少年宫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了黔江区优秀少先队员集体的荣誉。该校参加黔江区艺术节比赛也多次获奖,2021年还被评为重庆市第五批“体育特色学校”。此次实践队成员前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学校为迎接第三十八个教师节活动,而组织学生进行太极拳和太极扇的筹备排练。团队成员幸观看到了孩子们的排练场景,一次次有力的踢腿、完美的侧身都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活力与热情。

(图:太极小学活动荣誉略影)

(图:太极小学学生排练太极拳)

行走在校园中,少年宫活动成果展示图随处可见。孩子们行云流水的太极拳、火红的太极扇和威风凛凛的太极刀,已经成为学校一道又一道独具特色的靓丽风景。

(图:特色少年宫活动展示图)

让校园文化与乡土文化互相滋养

地方特色文化,是范型化了的母语中的母语,是身处该地域中的人们引为自豪的精神之家。地方学校如果能将地方特色文化融进教学活动过程之中,不仅能使祖国乡村文化生态保鲜,更能使之永远处于生长发展的状态之中。当前,许多农村学校实施的是远离乡村生活、缺乏本土气息的城区化教育,学生不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乡村和地域的文化,因而缺乏最基本的本土认同感。

太极小学则另辟蹊径,结合太极镇特色的太极文化,挖掘民间资源,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并且将其渗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刀也已经走出校园、走向社区,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欢。

(图:学生作品展示)

在特色文化的熏陶下,孩子们不仅认识了自我的心性之源,而且在交流和合作中认同了与伙伴同处一片热土的乡土意识,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身份感和文化品位感。尽管只是数天的相遇,但团队成员坚信,孩子们在“崇和尚美”文化氛围的滋养下,将会以自强的眼光看待当地乡土文化,以自由的眼光看向天空,以自信的眼光看向未来。

文字:邵霞、方丽平

图片:李欣妍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致知‘历’行”社会实践队

【责任编辑:李林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