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间细语,苗绣动人——浙理学子湘西苗绣调研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频道

湘间细语,苗绣动人——浙理学子湘西苗绣调研

2022-07-19 13:17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 | 吕永康_5070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湘间细语,苗绣动人——浙理学子湘西苗绣调研

初遇“苗族姑娘”——感知苗绣

2022年7月18日到19日,在缓缓流淌的沱江水边,青石板铺就的小街上,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衍梦社会实践团与古朴悠然的凤凰古城相遇。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相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凤凰建于清康熙时期,虽然是一座城,但它特别小,小到城内只有一条大街。但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是一条绿色长廊,被人们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刚踏入古城,实践团就偶遇了四位身着民族传统服饰的苗族姑娘,她们华美的苗服与身后清丽的自然景色更是相得益彰。得知我们是浙江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学生,四位苗族姑娘很愿意与我们分享她们对于苗绣的感受。她们表示苗绣苗服是苗族最重要的服装,一个苗族女孩往往从八九岁就开始亲手制作专属于自己的那套苗服,等到成年后这套凝结着自己心血的苗服就制成了,它也将会成为自己出嫁时的嫁衣。而如今苗绣越来越“出圈”,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甚至是外国游客也换上苗服,在古城的美景映衬下拍照留念。

 

循迹古城苗绣——苗绣文化细访与田野调查

在凤凰古城内的南边街上,可以见到刺绣生产一条龙。街边多是刺绣售卖商店,店主坐在自家店铺门口,两只手上上下下地刺绣。实践团成员一方面对苗绣的精美做工赞叹不已,一方面也趁这个机会了解了当地苗绣的市场情况、生产的周期、市场需求、交货日期等等信息,细致到不同品类苗绣产品的单件价格。顺藤摸瓜,当天午后,我们联系到了凤凰县委宣传部下属的苗族文化宣传大使吴兵成老师,进行了面对面深度访谈。


在访谈中,实践团成员就苗绣与其它刺绣之间的区别、苗绣目前的困境和如何保护与发展苗绣等问题向吴老师进行请教。吴老师表示,苗绣和藏绣等其它绣种最大的差异在于其代表性和传承性不同,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苗绣主要承载着图腾的传承,例如有些苗绣记录了苗族人的迁徙,将苗族迁徙过程中的食物和衣物等绣在服饰上;对于苗绣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境,吴老师认为,目前刺绣的多数为老年人,年轻一辈的人中已经很少有相关的手艺人,究其根本还是目前从事苗绣工作很少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往往是仅凭情怀来延续,这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而要想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苗绣,将苗绣与现代元素结合后推出去可能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例如将苗绣的部分元素作为现代服饰和工艺的点缀。

得知我们有意利用所学知识创新传承苗绣后,吴老师很高兴,主动邀请我们前往湘西最大的苗寨:苗人谷,进行实地考察。第二天一大早,在吴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过蜿蜒的山路,跋山涉水终于进入苗人谷。在这里,我们走访了多户苗民家庭,对于苗族文化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苗族文化保留的完整性,苗族人主要分为生苗和熟苗两类,熟苗多指与汉族文化接触较多的苗族人。苗人谷所居多为生苗,指的是与汉族文化相对隔绝,接触较少的苗族人,他们多保留苗族传统文化。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苗绣以外的“苗人世界”,即:苗医、苗药,所佩银器和多用以串珠的朱砂。身着苗绣的人手佩朱砂串,头戴苗银,采集苗药以疗伤,为我们呈现了独特的“湘”间景致。

 

生活在这里的苗族人,就像他们手中的苗绣一样,用缝制一针一线的耐心和苦干,为家乡带来锦绣般的发展和蜕变。苗绣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诉说着苗家文化。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传统的苗绣正如守望在山谷间的苗族人,他们热情而温暖,细腻而柔情,期待着与世界分享这一方悠然韵味。为期两天的考察调研让团队成员加深了对苗绣的了解,也萌生了利用所学的服装设计专业知识改良苗绣的想法,我们立志让苗绣瑰宝走进现代生活,让中华文明闪耀世界舞台!

【责任编辑:赵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