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精神,悟临海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意义——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传承非遗精神,悟临海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意义——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2-07-20 00:10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 | 褚星雨_5057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台州市临海市紫阳古街曾被评为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千年古城的缩影,是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这里还拥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迹、名特“四名”之城。在非遗古韵的吸引下,团队成员于7月15日下午4时抵达位于紫阳古街的张秀娟剪纸博物馆(紫阳馆),进行了一场与临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海剪纸”的美丽邂逅。

临海剪纸在临海流传相当悠久,据说元朝末年,临海城西张家渡出了能在袖中剪纸的大师,他叫张芝敬,是“张家剪纸”的祖先。张秀娟剪纸博物馆(紫阳馆)的馆长张秀娟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张家剪纸唯一传人,张秀娟大师出生于剪纸世家,自幼学习剪纸,剪纸造诣颇高。2007年在国家政府的勉励与支持下,张秀娟带领团队,历经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临海剪纸技艺的创新!而为了让剪纸工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张秀娟老师还特地开设了剪纸班,不少学生也专程到博物馆里来跟着老师学习剪纸,张老师也教的十分耐心仔细。馆内藏品多分为三种类型:人物、吉祥、书法剪纸系列。走进张秀娟剪纸博物馆,惟妙惟肖的虫鱼花鸟兽,栩栩如生的金陵十二钗,笔力遒劲的古典诗词篇章,还有2.7米长、90厘米高的建党九十周年献礼图等展品便会映入眼帘,展品皆栩栩如生,细致精美,团队成员参观后都被馆内展品惊艳。

团队成员在探访张秀娟剪纸博物馆(紫阳馆)后,充分理解了非遗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该重要性体现在临海剪纸上则是:剪纸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是帮助广大临海人民甚至全民族记录生活、承载祈愿、铭记历史的重要途径,对剪纸技术非但要进行传承,还更要与时俱进创新其技术或者艺术表现形式,以便于剪纸艺术更生动形象、高效便捷地体现人民生活,展现民族、地区风采。

【责任编辑:褚星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