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学院学子三下乡:“农信相融·科技助兴”三下乡活动总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频道

重庆三峡学院学子三下乡:“农信相融·科技助兴”三下乡活动总结

2022-07-23 00:42

来源:重庆市万州区重庆三峡学院 | 朱思诚_5079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农信相融·科技助兴”三下乡活动总结

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23日电(通讯员 于振源)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信相融·科技助兴”促进团(以下简称促进团)于2022年7月9日组织学生到恒合乡开展为期十余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此次活动是新形式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举措。促进团组织2022年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计算机与科学学院的计算机方面的优势,他们践行志愿者精神,砥砺心志、自觉奉献、增长才干,开拓创新、积极服务社会,实现“服务、科技、文化”三下乡,在实践中达到了“受教育,长才干”的活动目的。

从出征仪式到返程,促进团先后进行了基地座谈会、宣发传单讲解农信知识、开展知识讲座普及各方面知识、进果园实地调研、慰问老党员、义务维修电脑等丰富的实践活动。

79日,促进团全体成员参加出征仪式,整理所带物品,一起乘车前往此次实践基地——恒合乡。


(图为促进团出征前合照。 中国青年网 王一博 摄)

 

到达恒合乡后,促进团带队老师周政老师组织“三下乡”促进团队与恒合乡凤安社区蒲书记进行了基地座谈交流,初步了解了当地农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发展等现状。其中蒲书记谈到,恒合土家族乡是万州区第一个少数民族乡,被誉为“万州高山后花园”,农文旅融合的资源禀赋,是区政府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打造项目;她也表示希望我们促进团的到来能够助力他们的农业信息化发展。

促进团成员也纷纷表示到: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依托三下乡活动的春风,把先进的文化和学术以新颖的形式送下乡。

通过座谈会的交流加上蒲书记所谈到的恒合乡现状,促进团由前期充分准备的预案,合理的提出了本次“三下乡”的日程安排,并与社区书记等人一起讨论了活动内容的具体实现。

第二天,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团在恒合土家族乡凤安社区,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农业信息化、网络知识安全和互联网基础知识等基本知识的宣讲。


(图为促进团成员与老党员宣讲农信知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一博 摄)

本次宣传让现场的社区居民们逐渐了解了什么是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对农业的经营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促进团成员使用展板展示了在田间地头的农业信息化运用,让他们看到科技的便捷,居民们都对信息化的便捷连连称赞,感叹着科技迅速的发展,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之后,居民们还提出了自己的顾虑,比如,这些技术的操作难度,检测的可靠性等,促进团都一一为居民们解决了顾虑。随后,居民们也纷纷交流了自己农业时所遇到的困难,并表示希望通过我们的科普尽可能减少或者解决这些困难。

除了科普农业信息化,促进团成员们还了解到了社区居民们对网络安全反诈骗相关知识的情况。通过走访和询问的方式,居民们表示经常会遇到诈骗短信、骚扰电话和网络中奖等网络安全问题,但是大部分人都保持谨慎的态度,仍有小部分居民对网络安全不太了解。

根据前几天的入户宣传调研,再加上为助力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升社区村民对计算机的认知水平,加强居民的防诈骗意识,普及电商经营知识,推动乡村科技发展,促进团策划筹办了青少年编程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防诈骗与网络安全及有关农业信息化电商平台的讲座。


(图为社区居民认真聆听宣讲。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一博 摄)

这些宣讲立足恒合乡发展实际情况,青少年编程讲座从计算机科学发展、计算机硬件组成与拆装机、计算机编程思维与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青少年编程思维培训。帮助青少年了解了很多计算机基础知识,带领青少年组装拆卸主机,增强对计算机硬件组件构造的记忆;引导青少年编写运行代码,促进对编程思维的培养,拉近青少年与计算机科技的距离。

促进团又通过对电商平台的使用办法的讲解,让社区居民们明白了,农业信息化也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推进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消除城乡居民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使城乡文明相互渗透,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可以让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与发展的成果。

紧接着促进团为居民讲述了学生受骗的真实经历,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居民对网络安全的印象,让居民明白诈骗不是小概率,可能就在身边,这种危机感也让居民能更加重视网络安全,实现本次活动的初衷。在列举出部分诈骗案例时,有过相似经历的居民分享了遇到这种情况时的应对经验。宣讲后,部分居民上前感谢促进团:多亏了你们这些年轻人给我们普及网络安全的知识,让我们这些人能够享受这些高科技产品不掉队的同时,还能避免上当受骗,感谢你们!

有了前几天的理论宣讲基础,促进团组织开展了有关农业信息化果园的实地调研与知识讲解。


(图为促进团成员向果园负责人讲解农信科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于振源 摄)

在交谈过程中,果园负责人也向促进团提出了在果园信息化方面困扰了许久的问题,一是果园处于山地,海拔较高,昼夜温差较大,虽然病虫害问题较少,但在喷洒必要的药物方面还是很不方便,园区内的喷洒管道在进行喷洒作业的时候不是那么充分。对于这个问题,促进团成员提出了目前已经运用成熟的植保无人机进行药物喷洒作业。针对植保无人机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促进团成员也是一一解答。二是,随着果园规模的扩大,在人力成本上也是一大笔开支,负责人向促进团成员吐露,虽然人工为桃果套袋和成熟采摘一方面可以为附近农民朋友们增加收入,但是考虑到果园的发展,一可能会出现人力不足的情况,二可以预见这个成本每年都会有所增加。针对这个问题,促进团成员们纷纷表示理解,同时也提出可以在果园内建设农业机器人的轨道,使用农业机器人进行这些操作,不过考虑到目前果园的规模和农业机器人的成本,这个方法只能在未来果园规模扩大之后再进行引入。三是在果园的未来规划方面,促进团成员们针对果园的现状提出可以将果园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基地,在桃花盛开时吸引游客赏花踏青,桃果成熟时吸引游客到园区采摘等,果园负责人对此也表示认可,会考虑往这方面发展。

果园的负责人对促进团表示了感谢,感谢促进团为他们提出的宝贵建议,同时也欢迎促进团时常来交流。

活动最后,促进团走访慰问老党员2人,并送去大米、食用油等暖心的慰问品。促进团成员帮助因年老身体不便的党员整理家务,同时还与老党员谈心,通过分享各自生活中的趣事来减轻他们的烦恼,真正做到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的帮助都落实。而且切实地让老党员们看到、感受到年轻一代的朝气,也带给他们一些青春的活力,老党员们表示在与促进团成员的交流的过程中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往日年轻活力的时光。同时我们也进行了义务维修活动,深入居民家中清理维修电脑,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赞扬。


(图为促进团慰问老党员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于振源 摄)

伴随着黄昏的到来,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农信相融·科技助兴”社会实践活动也已接近尾声。

回顾本次实践活动,从活动计划到计划方案执行,无不体现了促进团的认真细心和严正以待的工作态度,但这次实践活动也有一些不妥之处,例如宣传力度不够,影响范围较小,所讲知识面较小等问题。

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促进团的所有队员都十分注重纪律和言行,服从组织的安排,以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社会形象,展示自我才能和学院风采,给当地群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并且,在这次实践活动中,促进团成员收获颇多,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大都得以运用,也切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团成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扬爱国热情,积极为社会、人民服务,宏扬“厚德、博学、自强、创新”的重庆三峡学院精神。

除此之外,此次实践活动也让同学们全方位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锻炼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益、对人民有用的当代大学生。继而提高“三下乡”活动的服务水准,他们正在努力的把暑期“三下乡”建设成为他们团学工作的一个品牌,通过社会实践,锻炼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同学的综合素质,也为乡镇的改革与谋求发展吹了新风。

总的来说,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促进团的认真工作下,“农信相融·科技助兴”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朱思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