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大学子三下乡:以无痛播种,为妈妈纾困
人口问题可谓“国之大者”。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巨大压力。生育问题便是重要一环,是解决困境的关键之钥。然而目前,我国生育教育缺位,适育人群对生育了解寥寥……这一系列的问题阻碍了人口结构的进一步改善,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基于此,华中科技大学梧桐播种计划暑期社会实践队发挥专业优势,以“无痛分娩”为切入点,深入武汉地区大学校园和医院。调研武汉地区大学生对无痛分娩的了解情况,宣传“无痛分娩”的优势,进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育观念,探索三胎政策的顺利实施落地的途径。为国家人口结构的优化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缘
武汉市具有高校数目多、学生人数多、专业广泛的优势,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与普遍性。再者,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院校为依托,武汉市无痛分娩技术较为成熟,使团队得以深入了解相关内容。且同济医院韩东吉教授创立的“梧桐树”分娩镇痛团队,开先河,个性化,专业化,解决产妇镇痛难题,同济医院的无痛分娩率在全国一骑绝尘。这一成功范例为团队提供宝贵启示,为中国无痛分娩的进一步普及提供宝贵经验。
践
实践之初,在团队指导老师韩东吉教授的指导下,实践队预先精心设计了含有约四十个问题的问卷,收集到八百余份有效问卷。此外,我们还进行实地走访,武汉理工,工商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多个高校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历时数天,采访了102名大学生,针对是否恐育、是否会选择无痛分娩等问题进行个性化单人采访,在期间了解到大家对于无痛分娩的普遍认知不太高,大多数受访者对于无痛分娩都持观望态度,也不知道可以从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到无痛分娩。这些访谈让我们对无痛分娩在国内的普及程度有了基本的了解,未来的科普之路任重而道远。
图为实践队进行采访照片
传
一盎司的提前了解强过一磅的临门一脚或是临渴掘井。在访谈的同时,我们从问卷中撷取多个对于无痛分娩的常见误区,制作成精致的宣传册分发给受访者,以扩大影响范围,提升无痛分娩在大众中的宣传效果。册子虽小,意义重大,每当分发给受访者、路人的时候,从他们热切的眼神中、惊讶的语气中、郑重阅读的背影中,无言感动油然而生,能向因疼痛恐育的年轻人宣传一种镇痛手段,能向对无痛分娩保持中立态度的大众分享科学的认识,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化为社会所需,是我们这些青涩的医学生的荣幸和骄傲。
图为实践队向采访中不了解无痛分娩的受访者做相关介绍
结
选择这一主题,除了与医学专业相关以外,也与我们所关心的当下社会亟缺的生育教育密切相关。也许每个人小时候都曾好奇过“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却始终无解,而生育中的最大难题——分娩疼痛也成了束缚个体和现代家庭的枷锁,此实践的意义就在于,在宣传无痛分娩技术的同时,传播一个理念:疼痛不是准妈妈们的必选项,而是可以选择的。从大学生开始调研宣传,便是想从这一代开始,逐渐改变对于生育不敢说的现状,便是希望他们可以了解无痛分娩技术,不因疼痛恐惧生育,不因无从下口对生育过程避而不谈。我们选择大学生作为主要宣传对象,更是因为从他们可以改变未来数代人的早期生育教育和生育观的建立。
科普的漫漫长路,自此而始。
图为实践队在武汉工商学院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