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力量”它山之堰,文化赋能——宁波大学赴它山堰第三站
7月4日下午1点
它山堰小分队来到它山遗德庙
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让我们一起来开启第三天的旅程吧
遇见 | 它山遗德庙
它山遗德庙位于它山脚下的樟溪东岸,已与它山堰融为一体。与别的寺庙不同,它山遗德庙内供奉的不是遥不可及的神仙,而是真实存在过的人,是为纪念和表彰修筑它山堰的王元暐和为建立它山堰而殉职的十位工匠所建立的,历来香火旺盛,游客络绎不绝。而今日的它山庙则香火稀少,人迹罕至,格外冷清。
它山堰边上的它山庙
探索 | 它山庙守护者
去它山庙照片
我们进去的时候只碰见了一个老爷爷。他是它山庙唯一一个工作人员,主要负责蜡烛等祭拜用品的买卖。
我们询问他这里人流量的问题。老爷爷说,一般情况下,一年中有三个时候最热闹,即“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三场庙会。其中,三月三是它山堰竣工日、六月六为“掏沙日”(意为修建它山堰而开工掏沙,又因其时正值早稻抽穗扬花季节,便谐音‘稻花会’)、十月十则是王元暐的生日。
往昔它山庙会盛况
我们通过前期查找相关资料得知,1988年它山庙被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附属设施,重塑王元暐神像后,游人和香火不断,但庙会内容仅局限于商品和物资的交换贸易,其他盛况均已消失。2008年,它山堰被列入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鄞州区政府已制定出保护措施,并正在逐步实施中。
我们询问老爷爷它山堰上会不会有人摆摊卖东西,老爷爷说以前是有的,但是因为管理者并不能够保证这些东西的安全与卫生,所以基本会选择“一刀切”的方式,所以现在已经看不到摆摊卖东西的人了。
我们期待
疫情能够尽早过去
它山庙会可以早日重现
让我们一起重见往日的热闹
通讯员:人文与传媒学院王来仪、童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