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喜报纷至!速戳
近期,我校在多个领域取得佳绩
收获很多荣誉和肯定
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感受收获的喜悦吧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我校副校长贺浩华教授牵头的“农学专业虚拟教研室”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是我校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新突破。
根据新农科建设的要求,“农学专业虚拟教研室”重点围绕农学专业建设,以江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实体教研室为基础,集中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以及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等优势力量进行联合建设,以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实现多形态优质专业教研资源共享、形成可持续的专业教师发展机制为目标,强化专业和学科交叉,强化专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共同建设跨地区多层次教研系统,协同推进国内农学学科专业点建设,建成农学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培育并孵化若干优秀教学团队,实现跨校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构建独具特色的“新农科”虚拟教研室建设新模式。
我校将以本次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强农兴农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加快跨专业、跨校、跨区域的多维教研室建设步伐,探索形成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范式,为我校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校老科协会员、高级农艺师邵考祥荣获“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上午,中国老科协召开视频大会,表彰2022年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先进个人和集体,我校老科协会员、高级农艺师邵考祥荣获“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江西省共有5人获此殊荣。我校老科协组织会员一起观看了大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作用,鼓励他们更好发光发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老科协设立了“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主要奖励在建言献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推广、科学技术普及、科技脱贫攻坚、企业技术进步、新冠肺炎防疫抗疫、智慧助老,以及在老科技工作者服务等事业中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老科技工作者、专兼职工作人员和组织。
长期以来,邵考祥老师痴心科研结硕果
参与编写了《江西红薯栽培操作规程》,主持课题1项,发表8篇论文,省“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1篇;
自费研究15年,发明了红薯高产轻简化栽培三项先进技术,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主持建立了被评为“江西省老科协科技示范基地”的江西农大老科协科技示范基地,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做出了的贡献。
甘当园丁育人才
曾担任两位青年教师和40名大学生实践导师,编写教材和课件各1套;
2018年以来,每年完成教学任务60学时,面对面对指导农民大学生;
倾情三农做贡献
近4年以来开展科技咨询服务近500人次;
在全省13个县建立科技示范点,开展科技示范推广;
与南昌市田园牧歌农场共建“科技服务站”,探索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打造南昌市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样板。
江西袁州油茶科技小院荣获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一届科技小院大赛一等奖
5月27日,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一届科技小院总决赛在云南大理主会场顺利举办。江西袁州油茶科技小院入驻研究生申报的科技创新项目“油茶无人机授粉关键技术”荣获一等奖,科技小院指导专家、项目指导老师胡冬南教授和喻苏琴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本次赛事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承办,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拼多多)支持。本次赛事共有来自全国科技小院的100支队伍参赛,经过初赛、决赛和专家评委评分等程序,共有6支队伍荣获特等奖、9支队伍荣获一等奖、15支队伍荣获二等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
近日,从中国知网获悉,我校《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再次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这是学报入选第一届报告(2020)来源期刊后再次入选。2021年《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总被引频次1248,影响因子为0.717,WJCI为1.381, WJCI的“农业科学综合”学科排名为58(全球共入选134种期刊),位列Q2区。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图书馆、万方数据有限公司、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联合研制的期刊评价报告。该报告旨在建立一个实现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重大任务目标提供合理的科技期刊评价的全新期刊评价体系,是一份体现世界期刊同台竞技结果的期刊评价报告,引导高水平论文国内首发,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世界科技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提供支撑。并入选了“科创中国”项目库。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覆盖291个领域的学科分类体系,共收录全球科技期刊约1.5万种,约占全球6.1万种活跃科技期刊的四分之一,中国科技期刊入选数量为1 584种(中文期刊1 268种),其中“农业科学综合”学科类期刊共134种,中国大陆29种期刊入选。入选期刊均被认为是具有地区代表性和学科代表性的优秀期刊。
近日,中国农技协公布了《关于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我校袁州油茶科技小院和上高水稻科技小院被认定为中国农技协2021——2025年第一批科普教育基地。
袁州油茶科技小院依托5000多亩油茶科技文化示范园及油茶文化博物馆、山茶油科普文化长廊、油茶种质资源库,上高水稻科技小院依托500余亩标准化试验田及育秧中心、培训大楼,在实施技术指导服务的同时,开展科普活动近20场次,服务对象覆盖中小学生、农户、基层农技人员及涉农专业本科生等群体,服务人数超2000余人次。
据悉,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加强农技协系统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中国农技协启动了2021-2025年度第一批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经过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程序,中国农技协遴选了第一批科普教育基地。
5月26日,江西同心智库第二批专家聘任仪式暨2022年度专家座谈会在省社会主义学院举行,来自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知联会等统一战线各领域的39名专家受聘第二批智库专家。我校副校长、民建江西省委会副主委刘木华,教务处处长、校民革委员会主委魏洪义,动科院院长、校民进委员会主委胡国良,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校九三学社委员会主委郭熙,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农工民主党党员涂文清被聘为江西省第二批同心智库专家。
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黄喜忠出席仪式并在讲话中指出,江西同心智库作为全省统一战线的“思想库”和“智囊团”,2016年正式成立运行以来,在江西中医药产业、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等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刘木华作为代表在聘任大会上发言。
聘任仪式结束后,现场举行专家座谈会,探讨谋划江西同心智库2022年工作,听取各位专家对加强同心智库建设,发挥智库服务中心大局、建言咨政作用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