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美文】原来家教好的人,都是这样的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心理美文】原来家教好的人,都是这样的

2022-08-05 12:42

来源:渤海大学 尤斯诺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110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表决通过。不得不说,好的家教真的十分重要。因为教养出一个好人,不仅会成就孩子本身,也是一家之荣,一国之幸。难怪有人说做父母最高境界的“炫富”,其实是培养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领着她的孩子在大街上走着,路过了一个乞丐,这位母亲说道“你瞧,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和他一样,变成乞丐。”孩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而另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在路过这名乞丐的时,便蹲下来对孩子说道“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哦,长大之后要为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一份工作,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这位母亲的孩子点了点头,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拿出了仅有的一块钱纸币,十分郑重地、用双手放到了那名乞丐的面前。这便是家庭教育的区别,其实我们也不能评价这两位母亲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到底是对还是错,两个孩子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但我相信,后者母亲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更有尊重他人的意识,无论他会不会成为一个人才,他一定会是个有社会责任感、善良的人。

那家教好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或许衣着普通、或许穿着张扬,说话或许轻声细语、或许粗声大气,但我们会看到,他们都会在收到服务员递来的碗筷时会轻轻地说一句谢谢,会在看到别人吃力地拎着东西时去扶一下,会在同伴输入支付密码的时候自然的把目光移开……或许我们会觉得,这只是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不用过于在意,我们总说“不拘小节”,但是,当我们与这些人相处的时候会觉得如沐春风,会觉得很舒服,那些注重细节、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也通常会受到大家的喜爱。这就是家教好的人的样子。

但是,最近总是会报道出一些有关于“熊孩子”的新闻。这些“熊孩子”摔坏亲戚家哥哥的手办、随意拿走属于别人的东西、按完31层电梯键使居民无法上楼等等诸如此类,孩子犯了错,理应受到惩罚,但孩子家长却以孩子小不懂事、不要跟小孩子一般见识为借口而搪塞过去。而被冠以“年龄小不懂事”的那些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做的没错,就会更为肆无忌惮,或许会变本加厉地做一些更为出格的事情。现代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更为宠爱一旦也无可厚非,但一味的溺爱、包庇孩子所犯的错误就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熊孩子”的养成很大几率是家教的问题,孩子本来是一张白纸,如果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及时的加以改正,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熊孩子”,所以说,“熊孩子”的背后一般来说都会有一个“熊父母”。

怕雪糕滴到车上,小女孩乖乖蹲在车载垃圾桶旁,小心翼翼地吃完了;看到广场喷泉旁的围栏倒了,这位爸爸便一个个扶起来,女儿看到了,也一路小跑过来帮忙;上海早高峰,坐在后座的孩子随手把酸奶盒扔出窗外,父亲随即下车,一边批评孩子,一边把酸奶盒捡起放回车内……是的,原来家教好的人,都是这样的:眼里有他,心怀良善;言谈含光,举止蕴暖。把孩子教育成这样的人,大抵就是一对对父母给这个世界最好的礼物。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