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五年级“欣赏•评述”单元作业设计与管理策略

摘 要:文章阐述了小学五年级“欣赏·评述”单元作业设计背景。从作业对象与内容、作业形式等方面介绍了五年级“欣赏·评述”单元作业设计概况。结合具体作业设计案例阐述了“赏—评—述”学作一体的作业设计模式,以及“教”“学”“评”互促的作业管理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 欣赏评述 作业设计 管理 策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作为工作目标,要求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以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美术学科作业是学生运用美术知识与技能进行美术表达的实践活动,其过程本身具有学习意义,作业与学习应当高度融合。“欣赏·评述”是小学美术中重要的学习领域,对培养学生感悟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美术语言,形成审美认知。精准设计“欣赏·评述”单元作业,有效做好作业管理对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有重要意义。笔者以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相关课程进行了作业设计及其管理策略的研究。
一、单元作业设计背景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第三学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结合《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以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教材为学习内容,设计了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欣赏·评述”单元作业。通过探究学习随堂与作业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分析、了解生平等方法认识艺术家、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并能结合欣赏与观察进行大胆的欣赏评述。
二、单元作业设计概况
(一)作业对象与内容
作业对象为小学五年级下册学习学生。五年级下册“欣赏·评述”单元作业包括《人民艺术家——齐白石》、《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动漫——动起来的漫画》、《雕塑之美》四个课程。根据四个课程的特点,本单元作业设计基于“艺术与形式”项目学习,分别在“走进大师”和“探究雕塑与动画”两个主题学习中进行相关学习任务(作业)的完成。
(二)作业形式
本单元的学习,以项目学习、主题研究的形式进行,因此本单元的作业形式也是随堂学习的探究任务,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并在分配时间内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作业及学习时长合计40分钟,其中随堂探究任务10分钟,独立艺术实践(撰写评述短文)实践20分钟,教师随堂指导10分钟。
三、单元作业设计与管理策略
(一)作业设计策略——“赏—评—述”学作一体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作业与学习的融合,体现为“赏”中有“评”,“评”中有“述”,“赏-评-述”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单元作业设计 “学”与“作”的一体化设计策略。
1.“面”中找“点”,“赏”中有“探”
五年级“欣赏·评述”单元包含两个主题学习:一是认识了解艺术家,学会结合相关背景知识,结合作品赏析,理解艺术家风格;二是认识研究不同形式的艺术门类(如五年级下册为“雕塑”与“动漫”),理解不同艺术门类中艺术语言表达与运用的特点,学会运用一定的术语进行评述。
基于主题学习的目标,欣赏评述学习要从广泛感知逐步聚焦到深度研究。作业设计要求学生整体浏览和观赏教材作品,选择感兴趣的作品,描述第一印象,围绕任务进行赏析评述。选择作品欣赏,第一印象的描述是学生直观感受,重在感悟。设计相关任务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进行赏析,重在探究分析。整个作业过程形成“面”中找“点”,“赏”中有“探”,“学作一体”的研究性学习。(如作业设计案例《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作业设计案例:《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任务一:
浏览教材上齐白石作品,选择其中一幅作品开始欣赏,谈谈你的第一印象。
我喜欢《 》,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
任务二:
这幅作品的题材是 (花鸟,山水,人物) ,画中表现了什么?
任务三:
请认真聆听老师对齐白石学习画虾的经历,以及其“兼工带笔”艺术风格的形成等介绍,谈谈你对齐白石老人的认识:
任务四:
仔细回忆,国画表现有哪些方法和特点(墨色、构图等)。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说一说国画可以从哪些方面欣赏?
艺术实践:选择一幅你喜欢的作品,写一篇200字的观后感,课参考书中的“欣赏提示”。
聆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请谈一谈:
2.“赏”中有“学”,“述”中有“践”
欣赏评述学习中的“学”,一是基于自己对作品的赏析探究,二是对相关美术术语的评述运用。
作业设计中,从专业角度列出欣赏要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欣赏,描述自己的感受,既是对作品欣赏感悟的一个过程,也是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美术知识、专业术语的过程,即“评”的过程有“学”。在完成 “评述任务”作业时,要求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美术术语,是一种评述实践。(如:作业设计案例《雕塑之美》)
作业设计案例:《雕塑之美》
任务一:浏览本课图文,简单说说你对雕塑的认识,雕塑是( )的造型艺术。
说说雕塑可以有哪些分类?
你会从哪些方面欣赏雕塑作品。
任务二:选择书上一件雕塑作品,仔细观察、欣赏,并完成以下赏析任务:
我欣赏的是《 》
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 )
我对作品的观察和分析:
材料特点:
风格:
作品形式:
表达的主题:
完成后请主动向同学们分享你的观察与分析。
任务三:完成一篇约200字的短文,介绍你对雕塑作品的赏析和评述。
(二)作业管理经验——“教”“学”“评”互促
“学作一体”的作业设计,主要作业任务要在课堂学习内完成。压缩学、作时间,保证学习效果,作业管理是关键。
1.以“教”促“学”,“学”有质量
教师要处理好探究活动,即作业过程的“放”,与学习过程中相关知识技能的“教”之间的关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课堂学习过程的关键,教师对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抓得准,讲解要到位;运用好知识与技能,是学习的目标,教师要通过作业形式的设计,为学生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如作业设计案例《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中,教师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写实、夸张等美术术语含义,学生在具体的画作中对写实、夸张、简练等造型语言形式进行分析和评述。以“教”促“学”,学生学习才有实际能力的增长。
2.“学”“评”互促,“作”有生成
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和作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同时,有效的评价还能促进学生对作业实践的再认识,在自评与互评过程中生成能力素养。在作业设计案例《20世纪艺术大师——马蒂斯》中,学生从马蒂斯三个时期代表作中选择一幅作品进行赏析。评价方式为小组交流,班级展示,通过交流分享的形式,既促进了学生深入分析作品,也促进了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在本案例的最后一项任务“模仿马蒂斯的剪纸风格完成一幅有主题表达的剪纸作品”,评价方式为展示交流。正是通过交流评价,学生对马蒂斯作品风格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作业设计案例:《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任务一:观看作品《戴帽的女人》,说说你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阅读书P5关于野兽派“小知识”, 结合对《戴帽的女人》的欣赏,谈一谈你怎样理解评论家们把马蒂斯的作品戏称为“野兽”?(是赞美?是抨击?还是……)
任务二:从书中马蒂斯三个时期的作品中任选一幅作品欣赏。
这幅画在造型上有怎样的特点?请选择:
写实( ) 夸张( ) 简练( ) 粗放( ) 装饰( ) 单纯( )
请详细描述你对这幅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它的风格?表现风格的特点?你对作品的接受程度等)
任务三:结合与同学的交流和自己的欣赏,比较书中马蒂斯三个时期的作品,说说关于马蒂斯艺术风格的变化,你有怎样的认识?
任务四:欣赏书中马蒂斯的剪纸作品,从色彩、造型、画面形式等方面说说它的特点。模仿马蒂斯的剪纸风格完成一幅有主题表达的剪纸作品。
完成后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学习马蒂斯剪纸风格的?你有哪些发现和心得?
“欣赏·评述”是小学美术培养学生审美认知,艺术感悟能力的重要学习领域。“赏—评—述”学作一体的作业设计模式,以及“教”“学”“评”互促的作业管理策略,对落实“欣赏·评述”单元学习,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贤. 小学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设计[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1(2):1.
[2]石淼. 小学阶段"欣赏·评述"领域教学初探[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
[3]金波. 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能欣赏评述能力[J]. 美术教育研究, 2014(2):158-160.
[4]赵赟. 小学美术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J]. 教育观察, 2016(8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