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条子泥湿地+渤海三湾滨海科普&保护”暑期实践直播宣讲活动
遥瞰护湿,扬爱四海,你我同在!
2022年8月5日下午三点,南京师范大学“遥瞰护湿扬爱四海”暑期实践团在线上举办了“世遗条子泥湿地+渤海三湾滨海科普&保护”主题宣讲,带领大家感受多样的滨海湿地,呼吁大家保护滨海湿地。此次活动主要与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道青马社区科普大学的小朋友们对接,线上的小朋友们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聆听南师学子的精彩讲解,领略不一样的滨海湿地风光和许多相关知识。对条子泥湿地的生物、植被状况以及光滩有机碳含量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已围垦的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生态示范性建设状况进行调研,同时在毗邻条子泥湿地的巴斗村进行实地调察,感受乡村振兴建设成果。
图1:活动正在火热进行
在世界自然遗产条子泥考察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首先为小朋友们讲述了团队成员顶着炎炎烈日,在条子泥滩涂上进行植被、沉积物等采样的工作,辅以无人机航拍的方式,以期获取湿地植被、沉积物有机碳储量的信息。同时介绍实践队对湿地的鸟类、麋鹿等生物状况的考察工作,以及随机采访来到湿地游玩的小朋友们,了解他们对于海洋和湿地的认识,并向他们科普海洋及湿地知识的经历。
图2:成员采集沉积物样品 图3:成员给小朋友科普海洋知识
实践团还讲解到,在考察过程中,成员们通过采访景区保安和线上资料搜集等多种形式了解条子泥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努力。与此同时,成员们还在条子泥精品生态养殖区、风光渔发电互补示范基地等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风光渔开发模式和淡水鱼养殖场的运作模式,并据此制作科普小视频发到微博、公众号等多个平台进行宣传。
图4:成员拍摄的风光渔发电互补示范基地 图5:成员正在讲解特色淡水养殖区
最后,实践团的讲解成员们还向小朋友们介绍毗邻条子泥湿地的巴斗村的考察经历:宽大干净的街道、随处可见的海洋元素装饰和漂亮的小洋房,彷佛是踏入了充满海文化韵味的现代小镇,一点儿都看不出曾经破旧小渔村的影子。
实践队通过实地考察、无人机航拍、走访等形式了解乡村振兴给这个小渔村带来的精彩蝶变。走访中,成员们了解到巴斗村曾经以捕捞业为主,然而随着海洋资源逐渐枯竭,也为了涵养生养巴斗的海洋,在政府减船转产的号召下,巴斗人开始上岸定居,守海拓业。如今,养殖业发展也有十几年,众鑫合作社对于发展高效设施渔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业大概是近些年才搞起来的,已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勤劳的巴斗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实现了从昔日小渔村到如今“江苏省美丽乡村“的华丽蜕变。
图6:巴斗村航拍图 图7:成员拍摄的巴斗村照片
一番讲解下来,小朋友们了解了条子泥湿地生态振兴建设的大致情况,接下来是我们的第二部分——渤海三湾的湿地讲解。
首先带来生动的讲解的是高颖同学。她给我们带来的是辽宁省营口市北海新区的北海公园的讲解。在小高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下,小朋友们认识到了海蚀地貌和红滩景观,并鼓励孩子们参与,支持滨海湿地的保护和工作,成为保护滨海湿地的参与者,监督者,行动者!
图8:高颖同学北北海讲解PPT封面 图9:讲解北北海“生态+建设”
誉有“京津南花园,天然大氧吧”的南大港湿地,称号如何得来?路娴雅同学给我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宣讲。她通过丰富的图片,有趣动画,和生动的案例,为参与本次活动的孩子们讲诉河北省沧州市东北部渤海湾西岸的南大港湿地的生态要素的亮点,引导大家爱护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图10:路娴雅同学南大港湿地讲解PPT封面 图11:小朋友们积极互动-“原来孔雀是会飞的”
最后给小朋友们带来讲解的是李光阳同学。作为5A级景区的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李光阳同学为小朋友们绘声绘色地讲解了“河海交汇”的知识,在李同学的耐心讲解下,小朋友们仿佛进入了鸟岛,透过空间的缝隙,去真实感受了那一番别有滋味的美景。
图12:李光阳同学讲解黄河入海口生态区PPT
图13:参会小朋友们在认真听讲
视频中,望着小朋友们一脸得到知识的满足感,我们充分的准备得到良好的反馈与听众们的肯定,实践小队成员也十分满足与幸福。我们渤海团的宣讲就在这样美好的八月下午结束了,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保护湿地的路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