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283):“小红花的背后”的思考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邱集镇中心小学 邹雪莉
想写一篇读书笔记,又苦于没有书读,确切地说也不知道读什么书,读谁的书,于是就在网上搜索,有幸看到窦桂梅校长的《玫瑰与教育》,看看内容简介,大概适合阅读,于是就咬咬牙在网上买来阅读,这一读竟然感觉受益匪浅,其中《小红花的背后》引起了我无限的思考。
之前在幼儿园工作,那时的幼儿园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那就是每周末都会给孩子评选小红花,谁谁表现好就奖励一朵小红花,表现不好就不给小红花。家长也习惯了这种表扬方式,如果有的孩子得不到小红花,家长就会训斥孩子:“为什么得不到小红花?”或者直接打屁股、拍脑门。有的孩子得不到小红花,看到家长来了,就会大哭大闹,家长迫于无奈,就会去哀求老师,让老师给孩子一朵,老师就会趁机教育孩子:以后要怎么怎么样表现,否则家长来要也不会给等等。
那时候我们都以为这是非常成功的做法。想想奖励小红花的场景,真是不亚于窦桂梅老师描写的场景,甚至比起小学生还热闹呀!
如今我又回到了小学教学的岗位,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又把曾经在幼儿园的这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搬过来,对于在图书角表现好的,就会奖励一朵小红花。有的孩子确实是到图书角看书的,而有的孩子是为了得到小红花才去的图书角。如今看了窦桂梅校长的《玫瑰与教育》中的《小红花的背后》我不禁反思了我的“小红花”了。
窦桂梅校长描写的场景作为老师不是没有看到过,这么多年我还以自己的“小红花”而沾沾自喜,竟然从来都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看到的现象。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不是自己没时间思考,而是我作为一名农村的老师,整天忙于各种事物,多年来养成了按部就班的习惯,根本就缺少思考的意识,究其原因还是我们书读的太少,我们都成了教书匠了。其实任何一个有所成就的人都离不开读书,例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苏联作家高尔基、德国大哲学家马克思、恩格斯,我国领袖毛主席、特级教师李镇西等等,看看这些名人他们的成就哪一个不是与读书有关呢?
再来看看窦桂梅校长,读了她的《玫瑰与教育》后,至少有一点是能够肯定的,那就是:她也是一个勤奋阅读的人,可以说勤奋阅读成就了她的美丽和深刻。在这里我斗胆引用窦桂梅校长关于读书的诠释:
“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
“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
“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能够改变人生的气象。”
“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于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一个人,只有在读书中才能体验生命的滋味。在读书中身体自然得到运动,大脑自然得到运转,心灵自然被酬劳。”
如果我能早一点读到窦桂梅校长的这本书,或者说我能早一点多读一些书的话,也不至于不会对一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一些思考,也许,许多常见的教育教学案例也会在我的思考中妙笔生辉,或许我会早一点明白:“小红花”不是神丹妙药,或者说我们不该过早地把小红花这种奖励引入到孩子中去,小红花固然可以是对优秀者的奖励,同时也该是对那些暂时落后或者不积极孩子的鼓舞。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懵懂无知的孩子,他们就像一张纯粹的白纸,应该得到尊重、呵护、引导。我们每一位教师要静心阅读,做好孩子的榜样,并在阅读中汲取营养,以便更好地滋润这些祖国的花朵,让他们幸福、茁壮地成长。

【责任编辑:你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