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58):读《新教育》有感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名师工作室(58):读《新教育》有感

2022-08-10 09:14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5984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读《新教育》有感
桃园小学  魏冬梅

“新教育”是什么?在许多新教育人看来,新教育首先是一个变革的梦想,一种成长的激情,新教育实验是一个追寻理想的教育实验。我认为追寻理想是一种漫长又艰难的过程,比较虚幻。近年来一直听到“新教育”一词,但是一直不明白到底什么是新教育?假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一书,让我对新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新教育》一书中,新教育实验有这样一个规范的定义: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新教育的核心价值。
教育应该是面向未来,但是当下许多地方的教育,使孩子失去了童年,他们的学习充满了失败。当下的教育现状是孩子学的苦,教师教的累。而教育者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也缺失了激情和冲动。如果我们的孩子和老师们没有幸福和快乐可言。那这样的教育还有必要有意义吗?  在《新教育》一书中,朱永新提出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等,使我眼睛一亮。其中我想结合我的教学谈一谈构筑理想课堂这一行动。
什么是构筑理想课堂?朱永新教授是这样说的:“构筑理想课堂”,是指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实现高效的课堂,追求个性的课堂。进而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不管是新教育还是之前的教育,课堂,永远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学校最重要的舞台,是师生生命展现最重要的一个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没有课堂,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没有教育。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明确提出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简称“六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首先说一下参与度。参与度即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如果课堂上满堂灌,而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根本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思想。所以一般的课堂,学生发言与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1/2。我在自己的课堂上,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度,每节课,我都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我告诉同学们,课堂中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相当于给自己的大脑做操。越是锻炼脑子越是聪明。课堂时间有限,一个班50多名同学,老师不可能每次都能叫到你,所以,你的发言机会都是自己争取的。老师会关注你,每天是不是发言了?哪些同学?一节课,一次也没有举手。老师会尽量提供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  
亲和度,及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我希望我的课堂,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课堂上,我努力扮演引路者,学习大伙伴的角色,与学生平等地、静静地对话,静静地倾听,循循诱导,及时表扬鼓励,放大孩子在课堂中呈现出来的优点,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上进表现或思维的火花,有时感觉这种体验真的是一种幸福的感觉。有时候发现课堂上的亲和度也是可以延展到课下。学生比较喜欢和有亲和度的老师一起聊天,这样也便于教师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维形式。
练习度即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的程度。学习的效率与成果如何?取决于在互动与活动过程中,能否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动感官,所以,一堂好课不在于他有条不紊,不在于他流畅顺达,而在于他是否真正的让孩子练习和实践。所以,我们教学目标中所要掌握的知识,一定尽量地在课堂中练习实践,教师切忌“满堂灌”地讲解,尽量让学生用耳朵认真听,大胆动口发表自己的见解,自信地朗读,动笔书写或练习。
新教育实验其实就是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理想课堂与教师的专业有着很直接的关系,性教育所有项目的实验最核心的因素就是教师。《新教育》这一本开卷有益的书,愿所有读这本书的老师都能从中学习到一些精华,并将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让我们的工作充满快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