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285):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之随笔
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之随笔
桃园小学 安春春
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顿丰富的盛宴,对我来说,有时也是一种奢侈。爸爸每次与我视频,最后总会附上一句:每天都要抽点时间读书。起初我嫌他唠叨,渐渐地我爱上了阅读,成为教师后,出乎意料的是,我对同学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正是爸爸对我所说的:多阅读。我喜欢安静地阅读,不想被打扰。上班时,上完课,批完作业,就想安静地阅读,读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走进大师,与大师对话,可总是被办公室无聊的高分贝的讲话打断,有时一句话读好几遍,也不知读的什么,又气又恼……
暑假时间充裕了,我给同学们布置的暑假作业就是未阅读完四大名著的同学利用暑假时间读完,读完四大名著的同学阅读杜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曹文轩的《草房子》和《青铜葵花》、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三年级开始,我便与同学们开启了师生共读之旅了,如今五年级了,有些同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不再排斥阅读,也愿意读了。五年级与同学们共学了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因此我便向同学们推荐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假期,我便又拾起了此书,阅读了起来。我喜欢林海英的文笔,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英子童年的故事。当我再读此书时,回忆第一次阅读林海音《城南旧事》,正是文中惠安馆痴傻的疯女人秀贞的悲惨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六岁的小姑娘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与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渐渐成了朋友。得知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思康暗中相爱,后来思康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送到城墙脚下,不知去向,英子对她非常同情,于是答应帮秀贞找小桂子。英子在不经意间发现妞儿的身世与小桂子极其相似,又发现她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确认,秀珍与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女儿去找爸爸,最终在赶火车时,母女二人一同丧命于火车下,如此悲惨的命运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书中《驴打滚儿》这篇追忆了因家境窘迫到城里做奶妈的宋妈的故事,她忍受着骨肉分离的痛苦,而自己的孩子们也在无爱的贫苦中丧失。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离去了,英子的童年结束了。还有书中的小偷,小说中的英子似乎就是现实中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这种陌生与熟悉感冲淡了对小偷的仇恨,勾起了纯真的年代,令人感叹良多。整部作品始终贯穿着对成长内涵的诠释,对童年美好生活的依恋却敌不过现实的变化。女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的主题一般是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心与思考,富有悲剧意蕴的乡愁。故事的主角一般都是离去,有浓浓的乡愁,因此更能打动读者。
阅读完《城南旧事》这本书,我又观看了电影《城南旧事》,耐人寻味,不禁感叹生活不易,自己的那点烦恼不足挂齿……愿人世间的我们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