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院学子三下乡:百年后追忆往昔,民族魂薪火相传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频道

滁院学子三下乡:百年后追忆往昔,民族魂薪火相传

2022-08-11 16:31

来源:滁州学院 | 王雅婷_5187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校园在线 8月10日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教育理念,2022年7月24日,滁州学院赴博物馆革命历史调研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安徽省滁州市,通过线下调研和实地探访的方式,追寻皖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的红色记忆,引导青年一代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线下调研环节,实践队员实地采访滁州市居民,调查滁州市居民对于皖东抗日革命地的了解程度。“现在我们强起来了……就是我们那一连的战士,到现在不知道可在了……”一位退伍老军人向实践队员们讲述过往的革命经历,谈话中,老军人目光深沉,感慨万千。

老一辈居民们谈起滁州的红色历史,第一个提到的就是定远自卫反击战。了解到实践队伍接下来要进行实地探访后,居民们叮嘱队员们去了解这场反击战。受访的年轻居民与青少年们虽对于滁州的红色历史了解不多 ,对于实践活动,仍给予了肯定与支持,他们表示,身处于这个美好时代,离不开无数先辈的努力,了解历史,守护历史,传承历史是每个公民应该做的。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青少年对滁州红色历史的了解程度。


本次实践实地探访的是滁州市博物馆。滁州市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滁州市龙蟠大道99号,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服务等功能于一体。2019年被中共滁州市委办公室、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列为“滁州市第五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上午9时左右,实践队员们进入了博物馆中设置的抗战展厅,深入了解滁州市最早的组织、滁县独立支部、定远定西等地组织的发展历程,观察了周家岗反“扫荡”战斗、半塔保卫战、滁州解放等重大事件中的相关文物。


图为滁州博物馆对晚清民国时期滁州的介绍。


参观过程中,一封封家书引起实践队员的注意。“通过这些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我了解了滁州红色文化从萌芽到成长的过程。这一封封感人至深的红色家书就是一段段刻苦铭心的革命事迹。它们不仅是饱经岁月打磨的红色物件,更体现了先烈们的家国大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位实践队员在观看完战士的绝笔信后,激动地说。


图为实践队员阅读半塔保卫战等资料。


随后,实践队员找到了定远自卫反击战资料。在解说员的解说中,革命先辈的形象逐渐高大而清晰。1939年冬到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在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3月4日,国民党军队越过淮南铁路,配合地方顽军等5000余人,分三路进攻驻合肥东北青龙厂一带的新四军第四支队和驻定远县东南大桥附近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决定集中新四军江北部队主力先反击威胁最大的桂顽,以巩固津浦路西阵地,然后再挥戈向东,击破韩顽的进攻。在新四军江北各部队的英勇反击下,攻击敌人薄弱的侧翼,取得了皖东地区第一次反扫荡的胜利,为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午11时左右,参观完博物馆的实践队员们将了解到的文化知识整理后进行宣讲,解答居民们的相关疑惑。在宣讲中,队员们引导居民学习滁州党史,鼓励并调动滁州居民学习党史的积极性,为滁州居民开展了一堂生动形象的家乡的党史课。从辛亥革命的革命火苗至中共滁县独立支部的设立,从定远自卫反击战至抗大八分校的红色印记。对于实践队员来说,这次经历不仅学习了党史、增强了个人的自豪感,更在调研和解答滁州市居民的疑惑中,给每个人种下了红色精神力量的种子。宣讲结束后,获得了参与居民的一致好评。

实践结束后,队员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了滁州居民学习党史文化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实践队员认为,政府可以增加举行党史文化宣讲活动的频率,以提升滁州居民“学党史、跟党走”意识。

实践队员在本次实践中,将实践作用发挥到最大,为引导全民学党史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责任编辑:王雅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