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64):《新教育实验——缔造完美教室》读后感
《新教育实验——缔造完美教室》读后感
睢宁县李集镇中心小学 许薇
暑假期间,我捧起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这一本书,书中第六章让我对“完美教室”有了更深的理解。
“完美教室”是什么样的呢?
缔造完美教室其实质就是指师生共同书写一间教室的成长故事,形成自己个性特质的教室文化。这里的“教室”不等于班级,这里的教室强调的是一个师生的生命在此展开的场,这个概念不仅仅停留在空间上,而“完美”则是指新教育的一个愿景,一个朝向。
那么,缔造完美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缔造完美教室的第一步,则是为教室取一个美丽的名字,如:江苏海门海南中学一间教室——不一班(般),又或如“小毛虫”、“蒲公英”等动物或花草的名字。而且在取名或正式命名的时候也是需要等待时机的,最好是师生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教师创造时机,譬如在相关的电影观看或诗歌学习之后,巧妙地提出来,与学生共同为教室命名。
除了给教室取命名之外,“班徽”、“班旗”、“班歌”、“班诗”、“班训”、“班级承诺”等等也是很重要的,他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班徽是一个班级的象征物,是班级的图腾,一般围绕班名进行展开,由全班同学集思广益共同绘制而成。比如,河南的一间中学,班名为“竹节轩”的一间农村教室,班徽则是两段蓬勃生长的竹节,与班徽遥相呼应。对于局外人来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但对于竹节轩班里的孩子来说,这却是班级的精神生命的走向。
班旗,是班级的旗帜,一般把班徽放大,印在白色或其他颜色布上,起到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作用。
班歌、班诗与班级愿景、名称的精神气质相吻合。要注意的是,班歌歌词与旋律不应成人化,要符合儿童志趣。如山西绛县的小蜗牛教室,他们的《小蜗牛》激励孩子们不怕慢,只怕站,只要心怀梦想、执着前行,总会遇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班训要简洁明了,寓言深刻,有价值追求。
班级承诺是师生彼此对美好未来的约定,以誓词形式出现。如马琳老师的“让每一个与我相遇的孩子,因我而优秀”,“我是孩子,我相信我将在这里品尝到知识的快乐,生命的尊严”。
最后,教室文化也体现在教室的布置上,也就是教室文化布置要契合孩子生命的美学风格。绿色植物、小金鱼等可以让孩子随时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在色彩方面,低年级段可以选择粉色系,用绘本,童话场景来装饰,让孩子感之以亲切、温馨和安全;中年级则可以选择绿色系,配以东方风格的清新插画;高年级可以选择偏近青蓝色系,裝以成熟字画,形成一种清澈高远的意境。当然,教师教室装饰最重要的事物应该是师生的作品,比如大家共同生活过的照片和文字,或是一些从稚嫩到成熟的艺术作品。
总之,教室的每一个空间都应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这才是所谓的“完美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