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291):指向学习力提升的阅读与作文教学实践研究主题研讨活动心得
指向学习力提升的阅读与作文教学实践研究主题研讨活动心得
李集小学 孙文
为了进一步推动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促进课程与课堂改革的深入实施,探讨以“指向学习力提升”为核心目标的阅读与作文教学的实施路径、策略与方法。睢宁县王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拟于2022年8月8日(星期一)携手南京市名校金陵小学、上坊小学骨干教师教研团队,以在线方式开展“情趣兼备,道术共存——指向学习力提升的阅读与作文教学实践研究主题研讨活动”。
首先是南京市金陵小学的王娇娇老师带来了一堂作文课堂实录《形形色色的人》。王娇娇老师在课堂上用具体的作文片段,细致地指导学生用“扫描法”“聚焦式”即略写和详写的方法通过一个个事例把人物的特点表现清楚,为了表现“特点鲜明”,王老师还教给了学生谋篇布局的方法。有了方法的指引,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就变得如鱼得水了。
王娇娇老师在《给习作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的主题讲座中,也讲到关于习作教学的一些方法。
首先要与学生共读共写共研。让孩子阅读,首先老师也要去读,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制作阅读单,了解故事人物的情感。建立学生与阅读之间的联结。其次,在孩子阅读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阅读分享会,让孩子在分享会上各抒己见。通过阅读单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最重要的是习作指导课,每一堂习作课都是对孩子进行习作方法指导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是游戏或者是其他方面。游戏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游戏中去了解过程,分享感受,体会写作的快乐。最后在批改学生的习作时,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但前提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批改,可以从日记开始,培养学生对文章语言的鉴赏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观察、留意生活,让学生做一个有心人。
习作离不开阅读,怎样的阅读课堂才是有效的、学生喜欢的呢?南京市金陵小学的潘保翠老师为我们做了《牧养式阅读课堂模型建构策略运用》的专题讲座。潘老师致力于此项研究六年,有一整套的研究理论和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她从“什么是牧养式阅读课堂”“牧养式阅读课堂的保障机制”“牧养式阅读课堂的模型建构流程”“牧养式阅读课堂话题生成策略”“牧养式阅读课堂的特征”五个方面为我们解读“牧养式阅读课堂”,有理论,有实例,让我们懂得了只有充分激发生命个体的发展欲求和潜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生成生命自然、自由和自为成长的课堂才是富有情趣的,也是有效的。
潘老师的牧养式阅读策略观点新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牧养为喻,把阅读训练寓于课堂活动之中,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走向远方,发现自己的天地。
南京市金陵小学的唐玉华老师做了《谈阅读策略在整本书指导中的运用》。唐老师说一个优秀的阅读者总能是能够有意识的在阅读中使用一些策略,与文本互动,从而达到更深刻的理解文本的内涵。而优秀阅读者使用的阅读策略有:预测、联结、图像化、提问、比较、统整、推论、转化、监控。
另外唐老师还指出学生阅读的困境,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没有用来帮助自己理解得更好的方法,常常只会认宇,读不出句子或文章所说的意义。或是只能读出语句的表面意思,却读不出隐含的深层意义。针对这些问题唐老师提出三点建议:1、做好每学期阅读计划。2、在阅读学习中教策略。3、上好整本书阅读分享课。
下午睢宁县教师发展中心培训部张跃主任,为本次活动做了简短的讲话,感谢本次讲座的导师们,感谢他们百忙之中为一线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希望我们培育站的每一位学员都能学以致用,努力进取,尽快地成长为优秀的名师、能师。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江宁分校上坊小学鲁明校长做《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研究》的专题讲座,鲁校长表达了对老师们在自我要求,自身发展,阅读素养,教师写作等方面的真切希望。
鲁校长给一线教师提出一些应对措施:1、让语文教育的站位更高,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过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木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要自信,要有改革的愿望和主动性,不要“被改革”3、做到逆循课标精神,当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4.、新旧课标有街接,基本“标准”没有交(每一次新课标都会唤醒部分老师的内驱力,成长为优秀的教育者)。
最后,江苏省特级教师、培育站王鸿校长为大家带来了《情趣兼备,道术共存》的讲座。王校长强调我们教师要做事要有工匠精神。对我们给予厚望,希望我们可以在教师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