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研学之旅|重走英雄之路,感悟红色精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频道

红色精神研学之旅|重走英雄之路,感悟红色精神

2022-08-12 21:18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 | 刘欣蕊_5200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红色精神研学之旅|重走英雄之路,感悟红色精神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重走英雄之路,感悟红色精神 '党史学习教育团”于7月11日前往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实践队由轻工化工学院的“青马工程”培训班若干学员代表和学院学生组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培训班,简称“青马工程”。"青马工程"是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骨干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追寻英雄先辈的革命足迹,深入学习英雄先辈的红色精神,同时鼓励广大青年提升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终生的理想。

01

踏上探寻英雄之路

7月12日,实践队前往了位于雁洋镇雁上村的叶剑英元帅纪念园进行参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更深入了解了叶剑英元帅的生平事迹:在白色恐怖时期,叶剑英元帅追求真理,以身许国的精神,使他果断放弃追随蒋介石,毅然决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向党中央报告汪精卫的阴谋,促成了南昌起义的发动;在长征途中,面对红军内部分裂的局面叶剑英元帅远见卓识、临危不惧,最终与毛主席等党和人民一起,粉粹了张国焘的阴谋……

叶剑英元帅和他的诗“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一样,个人荣辱放一旁,民族大业担肩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实践队队员对叶剑英元帅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随后,实践队队员自发前往叶剑英元帅的铜像前进献花束,抒发缅怀英雄之情。 

7月13日,实践队来到叶剑英元帅的母校--东山书院。实践队队员有幸采访到了东山书院李月云院长,李院长表示:“书院一直坚持举办各种红色教育活动,为新一代青年学子了解叶剑英元帅光荣事迹提供途径,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能在实践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基因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和使命担当,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是共产党人的遗传因子。李院长在书院的“桂花树下微课堂”,向实践队队员讲述了红色基因的由来,发表了当代青年如何传承红色基因的看法:“微课堂具有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的优点,益于营造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因此东山书院以‘微课堂’的方式为当代青年提供了更多了解和学习英雄先辈精神的机会,红色基因能够更好地得到延续”。   

图 | 叶剑英元帅雕像

02

口述相传叶帅精神

7月14日,实践队来到雁上村党支部服务中心,采访了雁上村村支书叶新全以及村里69岁的老党员同志徐敬优。在采访过程中,叶新全村支书介绍了叶剑英元帅对梅县发展的贡献。

1953年,叶剑英第一次重返家乡梅县,他在走访过程中多次强调:“对人民生活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要时刻关注,做好价格质量的调研工作”。

1971年1月6日,叶剑英第二次回乡给家乡的基础建设做出重要指示,期间,他对修建梅西水库的设想表示十分赞同:“这设想好,一是水库建得好;二是管理得好;三是建成后防洪、蓄水抗旱、发电、造林种果综合利用得好”。

1980年5月,83岁高龄的叶剑英带着家人一起返回梅县老家,他提出:“要办好交通,交通是经济的血管,搞好公路,还要修铁路铁路是经济动脉”。

这些指示,对梅县后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像梅县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得到了调整,家乡的水利与交通基础建设得到较大的改善叶新全村支书感慨道:“青年学有所成时,要回馈家乡,贡献你们青年的力量”。

老党员徐敬优在采访中表示“我们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活动,鼓励宣传和学习叶剑英元帅崇高的革命思想,继承和发扬客家人的光荣传统与优良美德,以叶剑英元帅为楷模,学习他‘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的精神”。作为新一代的国家栋梁,我们需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使命,矢志砥砺前行”的信念,并践行“传承叶帅精神,弘扬苏区精神”的担当。   

 

 图 | 村支书谈雁上村发展

03

走访街道体察民情

7月15日,实践队队员走访了雁上村街道,并通过问卷调查了当地居民叶剑英元帅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当地居民都对叶剑英元帅的事迹十分了解,并对身为叶剑英元帅的同乡感到非常自豪。在与居民们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大家纷纷表达对实践队活动意义的肯定:“青年应积极参加返乡实践活动,切身学习叶剑英元帅精神”! 

图|实践队员派发问卷

04

实践队队员感受

1.21级轻工化工学院能源与化工专业刘碧娟

在为期六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第一次作为领学人进行拍摄的经历。在拍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以至于我开始十分紧张且不适应镜头,但在小伙伴们的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且很好地完成了拍摄工作。这次的拍摄经历让我感受到努力尝试各种东西背后的乐趣。并且,在我们工作中,小伙伴们都非常认真负责,尽管每天顶着烈日积极工作,却未有人抱怨。三下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志愿活动,还是一个大学生在没有学校、家里保护着的社会环境中去积极奉献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2.21级轻工化工学院食品工艺与工程专业倪银萍

这次梅州三下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新奇的体验,视频脚本编写、拍摄花絮、走访雁上村、游览叶帅故居……我们从陌生走向熟悉,结识了许多新的小伙伴,感受梅州的风土人情,收获颇丰。而让我印象最深的的一件事,是在走访雁上村派发调查问卷的时候,迎面走来的阿姨非常热心地帮我们填写问卷。在聊天过程中得知她是一名中共党员,这让我肃然起敬,她也给了我莫大的勇气继续派发调查问卷。希望这次三下乡之旅的收获能让我走好未来的人生道路。

3.20级轻工化工学院食品工艺与工程专业刘艾林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并不是一帆风顺,比如:公交车赶不上趟、每日暴晒、队员身体不适……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克服重重困难,磨砺了我们的意志。在我头戴草帽,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了他们的淳朴,发现了他们的热心,还有书记口中说的寄予青年一代的希望,都深深印在脑海里。我们青年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接好时代的接力棒,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4.21级轻工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刘欣蕊

在这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收获颇丰。通过参观叶剑英纪念馆和东山书院以及派发调查问卷等各种活动,我深入学习了叶剑英元帅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内涵,更加理解了青少年学习伟人精神的意义,更加想为传承红色基因和弘扬红色精神出一份力。同时我收获了友情,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21级轻工化工学院食品工艺与工程专业郭炜烽

回望共产党百年风雨,伟人总是在海波中轻舟急行。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让我们得以全方位了解叶剑英元帅的事迹,也让我们对于那个时代有了更深的了解。叶剑英元帅争做急先锋,甘为马前卒的奉献精神感染了我们,也让我们在新时代中更加坚信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性!

6.21级轻工化工学院化学工艺与工程专业黄思瑞

在此次的三下乡实践,我获得的经验和经受的锻炼远超想象。深入学习了叶剑英元帅的事迹与精神之后,我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结语

在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研学中,实践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用视频讲述叶剑英元帅精神,借文字记录心得体会,以脚步丈量实践之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实践队队员身体力行,在前往梅州研学前,实践队队员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并在讨论中发现问题——“什么是红色基因”,带着问题与思考开始研学之路。

在实践学习期间,队员们与当地百姓一起回顾了叶剑英元帅的生平,学习叶剑英元帅精神;在与书记和院长的交流中队员们拓展思路,实践队对于红色基因有了全新的认识。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让叶剑英元帅的故事传承延续,让叶剑英元帅的精神薪火相传,让红色基因继续流传。

 


【责任编辑:刘欣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