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校园在线 > 教育知识 > 家长课堂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家园共育促发展 公益助教树新风—宁河四幼暑期家长大讲堂(2)

2022-08-14 09:13 来源: 中国校园在线 JYJ59955    阅读 3.8千+
0
分享

家长大讲堂

-幼小衔接专场-

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幼小衔接”的有关内容。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与此同时,“幼小衔接”的问题也就成了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是各界各类业务学习培训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备受关注。接下来,主要围绕以下三点进行讲解:

一、科学幼小衔接的特点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互动一下,请家长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认真阅读,试一试您在下文是否能找到答案?

1.幼小衔接主要指哪两个阶段教育的衔接?

2.在幼小衔接中涉及到哪些责任主体?

3.幼小衔接要达到哪些目标?

4.幼小衔接要尊重哪些规律?

(一)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当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

幼小衔接是指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顺利过渡,幼儿园和小学通过创造良好的条件,做好一系列工作,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过程。

(二)幼小衔接的特点。

1.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园与小学的配合与协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应体现“双向衔接”。一方面幼儿园向小学靠拢,另一方面小学教师也应多与幼儿园教师定期交流,共同研究教育理论、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对象的学习心理状况等。总结起来就是:幼小衔接工作是多元责任相关体:是幼儿园、小学、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形成合力才能完成的一项工作。

2.解决儿童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的转折期的适应问题。科学的幼小衔接,不只是靠幼儿园大班的培养,而是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基础之上,以及小学阶段加强幼儿适应性的培养。尤其是幼儿园的教育既要尊重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又要关注幼儿的生理成长,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才能为幼儿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幼儿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做好充分的准备。

3.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加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应重于幼儿知识的学习。幼儿末期和学龄初期的幼儿,随着知识的不断渗透和经验的不断积累,知识的获得相对于学习知识的兴趣要容易得多,而恰恰是学习知识的兴趣能引导幼儿学会学习、乐于学习。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就要摆脱“智育至上”的错误观念,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学会自我更新知识,提升幼儿的自我学习能力。

4.循序渐进中有针对、抓重点全面进行幼小衔接教育应以能力衔接为重点,做到全面而系统;要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要在关心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基础上同时关注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发育和健康;要遵循个体差异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避免幼小衔接走向极端。

二、科学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是什么?

(一)是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

“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必须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进行的培养人、培养人才的崇高事业,我们要培养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让他们成人、成才,就要让他们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二)解决现实困境

近十年,教育内卷问题愈演愈烈,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辅导班,从一两周岁孩子的早教班到幼儿园阶段所谓的“幼小衔接班”(说白了学前班)再到中小学阶段的各种学科补习班,大大加剧了孩子们的负担,剥夺了孩子们的童年,违背了孩子的身心的发展规律。

(三)幼小衔接的相关文件的出台

201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主题就是:“幼小协同、科学衔接”;2017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出台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目标就是:“小学化”现象基本消除。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宣传月的主题就是:科学做好入学准备。202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科学举措,明确幼儿园入学准备及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与此同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的通知也要求:远离幼儿小学化,注重体验快乐成长。2018年我们天津市印发了《天津市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以问答的形式,分别对“幼儿园、小学和家庭”三方面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指导。如:幼儿升入小学前,在数学认知与书写方面应积累哪些经验?希望感兴趣的家长有时间可以学习一下。

三、科学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及指导要点

(一)请家长们根据幼小衔接的定义、特点及目标,结合教育实际互动交流,结组讨论:

1.是否需要提前学习小学内容?

2.入学准备到底需要做哪些准备?

3.幼小衔接的重点是什么?

通过交流,适时总结:幼小衔接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衔接”,更重要的是,要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二)对下面行为做出判断分析,走出误区。

1.幼儿进入中班或大班后再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就可以。

2.应家长要求,提早教授小学知识。

3.幼儿使用小书包、文具盒等行为就是“小学化”。

4.幼小衔接仅是幼儿园想办法培养幼儿适应小学生活。

通过交流进行总结:

1. 许多教师存在着“幼小衔接工作是在中班或大班开展”的错误认识。对幼儿园来说,与小学衔接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这项工作融于幼儿园三年的教育过程中,渗透在幼儿园日常工作里。在学前教育的最后一年,应侧重做好幼儿入小学前的特殊准备工作,如开展参观小学、学习整理小书包等活动。

2.有些幼儿园受到来自家长、培训机构等方面的社会压力,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知识。这种做法是有害而无益的。

3.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采用小学教育方式,直接向幼儿传授和灌输小学的知识,忽视幼儿游戏的价值及幼儿的学习方式。

幼儿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为收纳自己的学习用具而使用小书包等做法不应看作是“小学化”。

4. 幼小衔接工作不是通过某一方的努力就能够有效完成的,它应由家长、幼儿园、小学及社会共同努力来完成。幼儿园在开展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工作时,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与小学入学适应期教育接轨。小学在开展入学适应期教育时,也应考虑新生的身心特点及学习方式,与家长和幼儿园建立密切的联系。

(三)四个方面的准备

在身心准备的方面,家长们注意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

1.建立积极的入学心态。

2.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3.建立良好的情绪状态。

4.树立强烈的自信心。

5.培养幼儿喜欢运动的习惯,保证幼儿每天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提供各种体育器械或材料,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和体育活动,鼓励、支持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

在生活准备的方面,家长们需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幼儿的习惯:

1.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任务意识。

2.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3.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孩子的耐心与专注力(请不要让孩子在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进行读、写、画,不让孩子过多的接触电子产品)。

社会准备的方面,家长们主要注意以下三点:

1.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合作。

2.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

3.注意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主动与同伴、老师问好。

学习准备的方面,不需要让孩子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也不要让孩子单纯学会加减法,而是培养以下能力和习惯:

1.逐步调整一日生活作息。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4.在家里承担一定量的劳动任务。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