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月光风赤子心 倾情重教敬芳华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霁月光风赤子心 倾情重教敬芳华

2022-08-14 12:37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59960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时代人物》杂志人物专访-杰出民办教育家 张晓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地更有力量,以贡献与民族和人类。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里一位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民办教育一线的的张晓莺女士。因阶段性疫情反复,加上从她身边的教职工口中得知,张校长近日忙于学生宿舍的扩建工作多有劳累,还要为建党101周年献礼的朗诵作品《怀念》填词谱曲,本打算通过面对面人物专访的形式跟张校长零距离对话,设想那样才具画面感,写出的文章才更为真实,更为动容。我们实在不忍打扰,最终还是以这样的方式呈现。

她是位优雅的女人,不是那样的喧嚣浮夸的美丽,而是温柔而内敛。一位用爱来温暖教师,用心来教育学生的校长。一位来自宝岛台湾深深植根于祖国,默默为祖国教育事业耕耘一生的爱国者。她还是钢琴教育家、慈善家、杭州市人大代表、江干区政协常委,她的言行给所有人以情感的触动和心灵的荡涤。

1993年,本着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忠诚,对祖国少年儿童的炽热爱心,追求创建最优秀学校的事业心,张晓莺女士利用海外亲友资助的一笔资金创办了杭州市最早的民办学校之一--杭州莺皇国泰外语艺术学校。外语教育和艺术教育是莺皇国泰的特色,严谨学风和优良校风使莺皇国泰在杭城声名鹊起。2001年10月,杭州市南肖埠幼儿园、杭州市景华幼儿园、杭州市景芳幼儿园转制,莺皇国泰凭着新型教育教学理念、过硬的管理实力获得其主办权。经过三年时间的磨合融汇,杭州莺皇国泰外语艺术学校及三所幼儿园已经成为以杭州莺皇国泰外语艺术学校为龙头,各实体之间紧密互动、优势互补的杭州莺皇国泰教育集团。

让每个孩子堂堂正正做人

张晓莺自1993年办学以来,坚持“爱”的教育理念。她总说,对教育和教师的概念,不应狭隘。教育应着力于拂其尘埃显其光芒,并将他们送至属于他们自己的轨道上。所以即使在办学的困难时期,她竭尽所能资助浙江医科大学38名贫困学生完成了5年的学业。同时还帮助了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贫困山区的孩子,让他们免费在国泰就读。其中,不乏弃婴、孤儿以及残疾儿童。她说,学校的宗旨就是: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堂堂正正做人。

一位从景宁县山村走出来的李芳(化名)对我们讲述到:“只有张校长,才能理解我们这些大山深处的贫困孩子。至今仍记得自己当年拿到成绩单时,那份沉重的心情。她虽然考到了高出高出录取分数线40多分的成绩,却因为负债累累的父亲、体弱多病的母亲、年纪尚小的弟弟妹妹,而难以继续求学。就在她几近绝望之际,张晓莺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第二年,在张校长的帮助下,李芳和妹妹免费进入国泰高一年级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后,李芳考入浙江中医学院,次年,妹妹考入广州中山大学,从此她们不仅走出了深山,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社会浮躁,人心不古,她却依然坚守善良,不改初心,默默为孩子们付出,不求任何回报,只希望孩子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希望孩子们都有美好的未来。正如校长妈妈自己创作的校歌里唱的一样:“同学友爱兄妹一样,老师和蔼亲如爹娘”,她是这样创作的,也完全是这样做的。

  “莺皇国泰与其说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在这里可以尽情的享受学习,不被任何外界压力所干扰。老师不会一昧的追求分数,将我们的成绩赤裸裸的暴露在同学面前。对于成绩拔尖的同学给予赞赏和表扬,而对于成绩不如意的同学也很少会有严厉批评,更多的是安慰和鼓励。这个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健康心理的辅导,更给了他们成长过程所需要的温暖。曾在这所学校就读的学生这样评价道:学校非常看重学生的人品,当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偏离了学校轨道,老师们会毫不留情的指出,苦口婆心地劝说,教会他们如何处事,如何堂堂正正做人。

“教育才能托起贫困孩子的明天”是张校长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因为爱,所以要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爱是大于一切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的维度,动物、植物能感知她的存在。”张晓莺认为,当人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迈过人生的坎,让他们看到生活的曙光,实现了人生的梦想,他们自然会铭记这份爱,传递这份爱、回馈这份爱,人间因此才会变得温暖。

像水一样做人,像山一样做事

学校的老师曾这样评价她:“她这个人像水一样,能够包容一切,净化一切。而身材小小的她做事却像山一样巍然挺立稳重坚韧,扛起了我们整个莺皇国泰的大小事。”

张晓莺是一位工作狂,像一座大山一样有坚毅的品格,她相信“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峰”。她为了办学,几十年如一日,时常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她说,我们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每一位孩子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我们老师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走近学生。而且,教职工家里有什么事,她都当做自己的事情来操办,刚建校时有位教职工家里面父母双亲接连辞世,张晓莺得知后,在工作结束后将他接回家中。张晓莺是个话不多的人,理解老师心中痛苦的她,为这位老师煮面、订机票的同时,趁这位老师不注意,张晓莺在他的衣服里缝入了回家办事所需的经费。老师回到家后,才发现校长暖心的行为。

她不仅是这个学校的校长,还是这个学校的电工、木工、建筑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学校里的大事小情她都要操心,自己设计学校建筑构造,动手做学生用的小板凳,甚至连学生每次演出的服装她都要亲自画手稿选布料。事事亲历亲为的她爱学生胜过爱自己,她关心教职工胜过关心自己,她是校长的典范,更是教职员工的靠山。

在国泰的学校里,不乏暖心、人文的设计。校园的每一处布置、安装、维修,都有校长妈妈的身影。卫生间冲刷所用的水,是“另辟蹊径”从洗衣房接过来的。张晓莺的设计初衷,是让孩子们懂得节约、节俭的意义。在校园里,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宣传标语,是每一位教师以及孩子们每日都在践行的行为。“时间不够用”是张晓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因为在她眼里孩子们的事都是最大的事。

在大山一样坚强的外表下,张晓莺有一颗柔软又包容的心。2003年,张校长一手培养并十分器重的骨干教师、工会主席张老师提出辞职回乡办学校,张校长虽有万般不舍,但还是满口答应。考虑到张老师创办学校的艰难,张校长让张老师将两个四岁和五岁的孩子留在国泰,由她帮助带,等他创业稳定了,再来接孩子。一年后 ,回乡创业的张老师被查出肝癌晚期,张校长得知后,毫不犹豫地将这位已经从国泰辞职的张老师从湖南接到杭州,为他安排杭州最好的医院、联系最好的医生、支付所有的医疗费用。张老师去世后,张校长亲自帮助安排后事,除了继续照顾两个孩子外,还为张老师的爱人安排好工作。

早在1993年办学之初,全校26名教职工,仅有3个学生,入不敷出的窘境一直持续到第二年。那一年的春节,来自新疆和安徽的两位员工因为工作出色,喜得年终奖。事后据知情人爆料,那是张校长悄悄十几次卖血的钱!

2005年,为了改善教职工的住宿条件,张晓莺借给每位教职工5万元首付款。15年前,对于刚成立不久一所私立学校,5万元无疑是一笔巨款。随着学校的发展,许多入职不久的老师没有地方住,张校长筹措资金,一口气买下几十套房子作为教师公寓。

对于私立学校,教师的流失率、优质生源的吸引力是困扰学校发展的大问题。而在莺皇国际教育集团,每一位老师都安居乐业、每一位学生都开开心心。张晓莺的雷厉风行和果敢大胆,让整个学校都秩序井然,到处流淌并洋溢着善良、友爱的校园文化和价值引领的气息。

很多外界人认为,张校长出手大方、乐善好施是因为拥有优渥的家庭条件或者财团支撑,而熟悉她的人都很清楚,张校长苦心经营的收益并没有用于自己的享受。每一位走进她家的朋友都会感慨万分,他们看到张校长的许多家具都是别人丢掉不要的,她重新油漆好再用,她的许多衣服都是地摊上买来的布头,自己设计制作的。

早在她办学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时候,多位来自云南、浙江的贫困生享受着莺皇国泰的免费就读、享受着莺皇国泰的免费吃住和四季衣物、享受着报销回家的来回车旅费用。然而2016年的毕业前,这些孩子却不愿意写出自己的成长体会,不想说出感恩的心情。当学校老师带着愤怒告诉张校长时,张校长慢慢说道:“不要为难孩子,他们大了自然会知道的”随后,按照教学计划,她重金从杭二、杭高等重点名校请来名师为孩子们做考前辅导。

在张校长的用人标准中,善良和爱心是每一位教职员工的最基本的素养,大度和包容是每一位老师必有的胸怀。张校长把莺皇国泰的师生员工当成自己的家人。作为莺皇国泰的当家人,张校长无疑是大家可亲、可敬的家长。她有着大海一样广阔的胸襟,化为涓涓细流,流淌在孩子和职工们的心里。

大爱无言,润物细无声。

因材施教 因时施教

张晓莺的办学理念很特别,她招生之前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不以文化课的高低来评定一个学生的高低,她认为对孩子人格、情商的培养意义更重大。她倡导每个阶段要进行不同的教育:一、幼儿时期要教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二、小学阶段要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尊重生命的力量,懂得爱。三、初高中阶段则要全力以赴的进行科学文化教育。莺皇国泰的学生也没有令她失望,屡次在中考、高考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如今的杭州莺皇国泰外语艺术学校拥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教师和学生,自幼儿至高中,大专的连贯教育。拥有六个校区和七十多个教学班。还具有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

从1993年创办学校,以国泰外语艺术学校为母体,国泰教育集团已成为集幼儿、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专,6个校区79个教学班,3900余名师生的全寄宿制教育机构。在国家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当下,张晓莺被评为:“2019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十大爱心人物、中国民办教育创新改革杰出教育家”。

張曉鶯所做的一切,让孩子们懂得生活的真谛。在校园里,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宣传标语,是每一位教师以及孩子们每日都在践行的行为。

張曉鶯独特的办学理念,成就非凡的教育效果。各教学部强力普及科技、外语、艺术、体育教育学科,不放松语、数、外、理、化、生学科。

鶯皇国泰的学生不负众望,走进社会各有用武之地。中考高考升学率,直线上升,取得骄人的成绩,数以百计的孩子被浙江大学、北京二外、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大、上海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台湾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大学、美国伯克利大学、美国纽约电影学院、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英国视觉设计学院等等知名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院录取。

毕业于莺皇国泰的学生王东,35岁,28年前入读莺皇国泰小学四年级,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全部在国泰就读,现在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他回忆起在莺皇国泰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深有感触地说:“国泰赋予了我太多的力量,锻炼了我超强的能力。因为校园的独立生活,我的适应能力极强,坦然面对国外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为从小开始的外语教育,我底气十足地走过了欧洲、亚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南美洲等十多个国家。因为参与了学校多彩的活动,我的综合能力爆表、自信心爆棚,学校的国际教育,培养了我与各国商人打交道的基础,使我在国际商场游刃有余。”

张校长来到杭州,构思自己学校的蓝图时就起点很高。她走访了国内、国外许多学校,反思国内体制下的应试教育。在她看来,教学围绕考试、课堂填鸭知识、评价只看分数的模式不是真正的教育。源于出生台湾,接触并体验过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维,张校长把莺皇国泰定位在“文化艺术齐飞、善良友爱并育”培养方向。

因为从小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对艺术教育有她独到的理解和情结,她通晓多门艺术,擅手风琴、作曲、声乐;会大提琴、小提琴、长笛;能绘画、懂设计。国内外许多重大的艺术活动都会邀请她到场演出,在奥地利、在巴黎、在美国等音乐殿堂都曾留下她高水平的演奏。在她认为:艺术教育是生命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路径。每一位儿童都有一颗艺术的心,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必须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天生拥有着游戏的精神和艺术的心灵。

亦师亦母 校长妈妈

从3名学生到3900多名学生。28载寒暑,记录下了她所经历的一切。张晓莺会每周都到每个班级去和孩子们聊聊天,学生都亲切的称她为“校长妈妈”。许多早已经毕业的学生,也会给“校长妈妈”写信。

她鼎力相助所有教职工父母家人,大病大灾时,给予精神和经济的大手帮助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办学初的1993年,全校只有2名,3岁6个月,1名,6岁3个月的宝宝,26名教职工,仅有的3位学生,怎么能支撑26位教职工的庞大支出,然而那一年的春节,来自新疆和来自安徽的两位职工,喜得的年终奖,竟然是張曉鶯校长默默十几次卖血的钱。

作为国泰的奠基人与掌舵者,她是所有老师的严师益友,也是所有学生的校长妈妈。显而易见,妈妈这个词并不会适合绝大部分的人和事,但我们的张晓莺校长绝对当得上校长妈妈四个字。因为她对国泰倾注的全身心的汗水与精力,因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因为一颗霁月光风的赤子之心!在张晓莺心里,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

高中语文老师龙雄英的女儿在莺皇国泰毕业后,成功通过法国斯特拉斯堡研究生院长主持的面试,但艺术学习的经济投入是巨大的。家庭经济状况拮据的龙老师犹豫再三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深夜向张校长发去借10万元的信息,凌晨3点多,张校长发来信息,“我已经安排,明天去会计室办理”。而此时正逢腰椎粉碎骨折的她,靠着十几盒止痛药支撑,坚持带九十多位生员工长途跋涉在美国,为集团旧金山电影学院的开学典礼和联合办学项目奔波着。孩子大学期间,张校长多次询问龙老师,“孩子的学费够吗?要不我来负担吧”。

一位五年级学生的父亲因病离世,孩子因为悲痛总是形影孤单、沉默寡言,张校长注意到了他的异常,每天忙得连轴转的她经常抽时间和他谈心。孩子小小的身躯慢慢地有了主心骨。多年后,这个孩子感慨地说,“如果没有校长妈妈,就不会有现在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的我”。

一个几千人大校的校长、董事长,张校长无疑是日理万机的。无论严寒酷暑,28年来,张校长坚持每周一次巡视校区各个楼层、各个教室,她走近学生、走近老师,问寒问暖、鼓励赞赏。

家国情怀 再绽芳华

不会有人比她更能拥有得体的风度与亲和的微笑,身形挺拔,顾盼生辉,风华内敛,无懈可击。由待人接物便知为人处世----张校长既能用清拔的风骨撑起整个学校,为她爱的人遮风避雨,也不啬用最温和亲切的心来面对他遇见的每一个人。

她的歌喉和琴艺,令行家击掌称赏,办学的高瞻远瞩和教育管理能力,又在教育之林独树一帜;她描绘的是国际化的蓝图,又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其宏阔的家国情怀和独特的人生态度不仅是杭州鶯皇国泰教育集团师生的榜样,也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标杆。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唯有立足当下,珍惜韶华,将个人的发展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在接力奋斗中勇立潮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征程中贡献智慧与力量,实现担当。

在莺皇国泰,“培养拥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中国人”不只是口号,而是贯彻在每一个教学行为中的践行。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到师资、管理队伍的配备,从幼儿教育到高中教育,每一处的设计和运行中都能体现出这个目标的存在。

教育究其本源,教育工作应该算着一种善举。作为慈善家的张晓莺把她的教育事业当成了一种慈善,她一直并将继续帮助她的孩子们完成人生的心灵转向——转向爱、转向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张晓莺淡定地告诉记者:“教育不是投资、学校不是企业。学校是我办的,而最终是属于社会的。我只是为中国、为社会做一名教育义工”。办教育的人都清楚,办好艺术教育和国际教育是需要大量投入的,而莺皇国泰的学费标准在浙江是靠后的。

生于台湾、长在大陆的张晓莺深爱着祖国,她不求回报、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她的朋友都知道,张晓莺的个人资产几乎为零,她没有豪车、别墅,没有个人存款、证券。学生就是她的全部资产!以她善良的胸怀、大气的格局和超前的构思收获了一个个成功。

笔末,我们无法用一篇文章记录她所有的心历路程,倘若读过那些亲身经历者撰写的《钻石之心 灿若星辰》、《致敬 我的亲人》、《生活给我以痛 我却报之以歌》、《最美校长》、《国泰有爱》、《校长见面会》、《国泰心的方向》、《奉献》、《我心中的国泰》等作品,你定会泪目,定能感知她那份满满的爱、关怀、亲情、伟大。我坚信,以她善良的胸怀、大气的格局定能收获了更多的成功,并热切期待着張曉鶯女士在民办教育战线上继续绽放岀崭新的芳华!


审核:马琳
责编:张金伟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