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润新教育,阅读点亮新思想——宁河五幼教师暑期阅读分享活动(三)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书香浸润新教育,阅读点亮新思想——宁河五幼教师暑期阅读分享活动(三)

2022-08-15 10:59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59991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用爱浇灌 收获幸福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书心得

宁河五幼  王亭亭

    作为一名教师,阅读是发自内心的精神需要。假期期间,我阅读了《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幸福生活,书中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的爱与责任。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怎么样才算是给了孩子幸福?怎么样才可以让孩子感受当下的幸福呢?

一、孩子眼中的“幸福”

    在幼儿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喜欢找寻蚂蚁、蜗牛,还会对小草很好奇,有时还要蹲下来和小花聊上几句……,这时候,我们不要去阻止、指责孩子,我们要和孩子保持同一高度,才能理解他们眼中的“幸福”。

二、做孩子的倾听者、观察者
    在一日生活中,孩子们的活动丰富多彩,集体活动、合作游戏都是促进孩子发展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孩子的倾听者、观察者,记录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了解其性格特点,察觉他们内心的细小变化和成长,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成为最亲密的伙伴,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
三、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要宽容孩子的过错,允许孩子尝试错误,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的优点,还要接纳孩子的不足,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并且在必要的时刻给予帮助,引导孩子不断地进步,成为最好的自己。

     读这本书,我就像在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虽然书中没有深奥难懂的语言,但是我感受到了爱与温暖,仿佛看到了孩子们那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心去体会孩子内心的世界,将自己与孩子们融汇在一起,在每个当下,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成长。

 

做不忘初心的教师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心得

宁河五幼    金玉


 

     暑假期间,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对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启发我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

  “爱是最好的教育。”“育人先育心。”“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这些教育名言,让我认识了苏联的著名教育学家苏霍 姆林斯基。深刻地领悟到这样一个投身于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如此精辟的教育思想,对教育事业及其孩子如此深沉的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了每个孩子的情况,正如他的著作的名称,他是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献给了他投身的教育事业,所以他收获了孩子的心,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回想起我刚走上三尺讲台,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充满了热情,跟孩子们在一起我感到很快乐!我跟他们交心似的相处,我也就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收获了孩子们带给我的幸福和欣慰。后来,随着工作时间的长久,职业倦怠感越加明显,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也日益消减,我的教育激情不再。这本书的末页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又找回了迷失的方向。“孩子们啊!五年来,我拉着你们的手一步一步向前走,我把整个的心都献给了你们。诚然,这颗心也有过疲惫的时刻。而当它精疲力竭时,孩子们啊,我就尽快来到你们身旁。你们的欢声笑语给我的心田注入新的力量,你们的张张笑脸使我的精神重新焕发,你们那渴求知识的目光,激发我去思考。”一如既往地用心浇灌教育事业,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你也就会收获到百花齐放的绚丽,更会收获到孩子们那一颗颗童心给你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感。

 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
    还有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摘下了校园的花房里新开的最大的一朵玫瑰花,从容地向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她为什么要摘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带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个故事是意味深长的。对于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没有什么比人更重要的了。他谈论的中心始终是人,人的思想、人的智力、人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繁琐的理论,只有温和的话语和天才的思想,丰富着我们的心灵,如同聆听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把孩子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从这本书中,我还感悟到教师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一个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们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动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孩子才能自爱、自严、自重;做了错事才能自责,才能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所以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在处理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时,首先把孩子个体的尊严放第一位。 教师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事业,担负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知 道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感,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欢笑,“没有爱的教育, 是失败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是的,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应该身体力行,用爱心感染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将会达到和谐圆满,师生之间将会达到互敬互爱。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对孩子做到有耐心,耐心的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不对的,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教育他们要做一个有爱心、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要用爱心打开孩子情感世界的第一扇窗,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所以,每天我要用爱拨动孩子们心灵的七弦琴,用心感受孩子们纯真的笑容、稚嫩的声音,让爱的种子在孩子中发芽。“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是良师,能教导我们健康成长。经常读书的人会学会自我思考,从无序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
  

 
【责任编辑:你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