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314):新教育实验教师发展“三专”研讨活动学习心得
新教育实验教师发展“三专”研讨活动学习心得
官山小学 吴琳
为助力更多的教师迈向优秀,丰富暑期生活,丰盈生命厚度,本站(工作室)特于2022年8月13日开展“新教育实验教师发展三专研讨活动”。
睢宁县教师发展中心张跃主任首先发言,张主任让我们在培育站这个大家庭里认真学习,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去提升、丰富自己,多积累材料,从优质课、论文、课题研究等多方面着手,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培育站的王鸿校长指明了此次学习的主题是“新教育实验教师发展三专研讨活动”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并告诉全体学员: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离不开阅读、写作和交往的,这也是他对我们全体学员的殷切希望。
原江苏省高级中学的李本松校长为我们做了《课堂教学模式及代表性实践探索》的主题讲座,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案例为我们讲述了三种代表性教学模式:洋思教学模式、杜郎口教学模式、学讲模式。并具体阐述了每一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基本教学环节。他还为我们讲述了合作学习及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何为有效学习、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些都是我们一线老师非常渴求的知识,李校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虽然隔着屏幕他听不到我的掌声,但是我还是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
李集中心小学的杨雅迪老师,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毕业短短三年时间,借助各个学习的平台快速地成长起来。看着她那厚厚的获奖证书,我不由地投去了羡慕的眼神。她今天分享的是她的教育故事《不忘初心 静待花开》。她一连用的12个“源于”阐述她的成长,她言语真切、声音甜美,倾情讲述她在教师这条成长的道路上,一路困惑,一路思考,也一路收获的教育故事。
下午两点整,王集镇中心小学的朱永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主题讲座。他用“瞎子点灯”的故事给我们讲述如何做到既“点亮别人、更照亮自己”的做人道理。用“两块石头的对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成为最好的自己,必须经得起打磨”的道理。他用自己生动感人的事例讲述他追梦、寻梦、圆梦、守梦、续梦的教育故事,他说:回过头看看他工作的三十多年,有过期望、有过迷茫、有过失败的痛苦、更有成功后的喜悦,但无论身在何处,都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朱老师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他走出校门、走出睢宁、走出徐州、走出江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把祖国的文化传播、发扬出去!
沙集镇中心小学的靳红老师为我们讲述她的教育故事——《追梦,一直在路上——“白鹅班”叙事》。她讲述了自己初遇新教育的甜蜜和忧伤、又见新教育的欣喜与惆怅、在追梦——缔造完美教室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晨诵、午读、暮省”的形式带领孩子一路成长的故事。她的故事朴实、真实、感人。
活动的最后,王校长再一次为培育站的学员们加油打气,让我们多多动笔,力争快速成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争取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