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316):心不动,脚在动
心不动,脚在动
——新教育实验教师发展“三专”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邱集镇中心小学 肖肖
“站在教室讲台上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基本品质。所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课堂、课程等活动, 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教师。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成长就成为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研发,课程就成为无源之水;没有教师的实践,理想课堂就成为水中之月。”所以,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最基础的力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更是学校未来的希望。为助力更多的教师迈向优秀,丰富暑期生活,丰盈生命厚度,江苏省王鸿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于2022年8月13日开展“新教育实验教师发展‘三专’研讨活动”。
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原睢宁县高级中学李本松校长的讲座《课堂教学模式及其代表性实践探索》从三种教学模式(洋思教学模式、杜郎口教学模式、学进去,讲出来)、合作学习、有效教学这几方面展开,结合具体的课例《大青树下的小学》,具体阐述了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富;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自主能动学习为主,把学生摆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有效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全体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活动,为创新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同时强调了合作学习要走出的六大误区:1.有名而无实2.重形式轻内容3.一人吃饱全家不饿4.学而优则“师”5.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6.合作学习泛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接下来是来自一名“不新不老”正在“进击”成长中的普通一线老师——杨雅迪老师的讲座分享,杨老师仅仅踏上工作岗位三个年头,但获得的各项荣誉证书,不得不让我们啧啧称赞!她的成长历程让我们懂得了一个教师的成长不在于你工作了多长时间,而在于你是否认准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她的教育生命叙事告诉我们:如果说生命叙事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的话,那就是当我们越来越多地沉溺于琐碎而平庸的日常教育生活中,可能发现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些疲劳、单调和乏味,这样的生命状态是低迷的,低质量的。如果我们不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意义,那么,日常生活可能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得不承认的一种沉重的负担和压力。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适当地从庸常化的生活中找到闲暇的心灵空间,让我们有可能以他者的姿态来反思回味自己的生活经历,并且把日常生活作为个人发展的源头活水,让我们立足日常生活,又能从日常生活中超越出来,提升我们的生活意义与生命质量。
下午 2:00 王集镇中心小学朱永老师为我们做了《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主题讲座。他用“瞎子点灯”的故事给我们讲述如何做到既“点亮别人、更照亮自己”的做人道理。用“两块石头的对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成为最好的自己,必须经得起打磨”的道理。朱老师用一生扎实地扎根农村教育,他辛勤地耕耘着,所以才会迅速成长,硕果累累。新教育的“三专”在朱老师的身上充分地体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朱老师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最后,沙集镇中心小学靳红老师为我们讲述她的教育故事——《追梦,一直在路上——“白鹅班”叙事》。她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梦的路上有甜蜜和忧伤,也有欣喜与惆怅,在追梦——缔造完美教室的过程中,她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晨诵、午读、暮省”的形式带领孩子成长,在成就孩子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让我们相信,心不动,脚在动的力量!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