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空中家长课堂”和“社区公益教育”点击量突破1000万
鞍山教育局创办的“空中家长课堂”和“社区公益教育”,自2021年初开展以来,通过鞍山教育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家庭教育和社区公益教育音视频资源,得到社会各界、学生及家长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鞍山“空中家长课堂”和“社区公益教育”项目获央媒报道,这一创新举措被辽宁省教育厅做为家校社协同共育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截止到8月22日,共播出“空中家长课堂”169期、“社区公益教育”165期,共计334期,受众人数已经突破1000万人次。一、以《家庭教育法》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开拓创新,创办“空中家长课堂”和“社区公益教育”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庭要承担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的重担。2021年教育部把“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列入工作要点。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部新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施的过程却存在着接受教育渠道少,缺少学习时间、课程资源不足等诸多问题。为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鞍山市教育局以问题为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落实国家政策,破解家庭教育难点问题,创办了“空中家长课堂”和“社区公益教育”,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该项目通过教育行政主导有效整合家庭教育师资等教育资源,发挥优秀教育资源作用,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不受时空限制实时开展家庭教育服务,有利于服务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创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在“双减”的背景下,为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建立了良好的长效机制。对解决学生家庭学习负担过重,解决家长急于“抢跑”,盲目跟风攀比,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教育“内卷”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二、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服务社会,优化资源,打造家庭教育精品课程创办“空中家长课堂”和“社区公益教育”的宗旨是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为学生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办好钢城人民满意的教育。该项目是由市教育局牵头,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发展中心等多部门联动、市(县)区校密切配合、协同运作的一个家庭教育公益项目。在设计与研发中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和顶层设计相结合。通过调查研究,研判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领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为孩子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二是坚持把脉问诊和有的放矢相结合。开展教师、学生、家长问卷调查,梳理出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开展“社区公益课堂”服务。三是坚持专家支撑和名师引领相结合。聘请专家为鞍山家长及学生讲学。搭建家长学习提高的平台,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四是坚持精心设计和关注反馈相结合。经过精心设计、层层把关,在众多课程资源中精选出来,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空中家长课堂”的实施对象为四个阶段的家长。分别是:3-6岁学前幼儿家长;7-13岁小学生家长、13-15岁初中学生家长,16-18岁高中学生家长。内容涵盖了幼儿养育、品德培养、身心健康、安全教育、性与青春期教育、学习指导、考试减压、家庭沟通、父母成长等多个方面。重点解决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目标是提升家长素质,提高育人水平。通过空中家长课堂的学习,使小学生家长能够引领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增长自我保护知识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励参与劳动,养成良好生活自理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诚实为人、诚实做事;中学生家长能够科学开展性别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孩子积极学业态度,指导孩子学会自主学习,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与学校配合减轻孩子过重学业负担,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学前教育阶段依据《辽宁省幼儿园课程实施意见(试行)》为指导,将课程设计为学前教育五大领域及其子领域应用五个模块。高中依据辽宁省课程改革系列文件,课程包括新高考政策宣讲、选科走班分析、家校共育、职业生涯规划、高中生心理调适、高考考前关键期处理等内容。三、以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为目标,树立品牌意识,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空中家长课堂和公益教育课项目深化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功能,实现了“教育成长一对父母、受益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社会效益,增强了家长的获得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重视与关爱,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增强了学生的幸福感。教师志愿在录制过程中体验到浓浓的职业幸福感、深深的教育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增强了教师的荣誉感。鞍山的一位高中家长说:“市教育局举办的空中家长课堂和社区公益教育课堂对我们高中学生和家长是一个福音,空中家长课堂聘请的都是学校的校长、管理人员讲的如何处理和孩子之间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包括高考改革、选课走班等家长特别关心的内容,为我们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指明了方向。”空中家长课堂和公益教育课项目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重视与关爱,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增强了学生的幸福感。高新区的初中学生的说:“自从爸妈听了‘空中家长课堂’,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再经常因为学习和一些小事嘟囔个没完,而且经常找到我做的好的地方对我表扬”。“给我更多的选择的自由”,“家长的脾气好了很多,不再经常发脾气了”,“我发现爸妈不再在我学习的时候刷手机,而是在我身边也在静静地看书学习了”。教师志愿在录制过程中体验到浓浓的职业幸福感、深深的教育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增强了教师的荣誉感。立山区的一位参与制做的老师在谈到这个项目时说:“双减”政策下,家校共育该做些什么?要注重孩子学习、生活品质的培养;重视孩子的个别化发展与探索的兴趣;要重视孩子的体能锻炼;提升亲子陪伴的时间;重视劳动教育等。家长要转变理念,学习不局限于课堂,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更加考验父母的责任担当。“懂得陪伴,才能有效衔接”、“了解孩子,才能开心衔接”、“养成好习惯,才能顺利衔接”。我们一起以实际行动支持孩子,以平常的心态关爱孩子,保持和孩子站在一起的姿态,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作为教师,我们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积极踊跃报名,愿意家庭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空中家长课堂”和“社区公益教育”已经成为鞍山市教育工作的一个品牌项目,得到社会及广大家长的认可。我们通过让家长切实受益家庭教育资源,为学生和家长建立了学习提高的平台,更带动更多家庭的父母亲同时参与学习,共同成长,实现5+2>7的育人效应,促进家校共育的良性循环,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鞍山教育将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路上,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为鞍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