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89):读《罗生门》有感
读《罗生门》有感
李集小学 张文倩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重要作家,短篇小说巨擘,也是当时新思潮文学流派的柱石。他的短篇小说往往给读者带来的是出人意料的结尾,引发读者关于人性的思考。这也正是芥川龙之介之所以被称为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鬼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主人公设定为一个刚被主任辞退出来的家将。本是善良而普通的人,当他面临衣食不足的窘境时,他心中萌生了一个的念头不择手段的念头。这个念头刚开始仅仅是一个念头,事实上他是没有这样的勇气与魄力的。当他来到罗生门,看到一位拔死人头发的老太婆的时候,他的正义感告诉他无论如何,在雨夜罗生门上拔死人头发已经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于是不择手段的念头消失了,他上前抓住那个老太婆,就像每个正义英雄在遇到邪恶反派时会做的那样。
然而,正义是善变的。因为,走投无路更容易使人的内心充满沮丧和憎恨。老太婆给自己开脱时告诉了家被她拔头发的女人其实生前也是干过坏事的,她也算惩治了坏人。为了生,雇主解雇了家丁,家丁剥走了小老太的衣服,小老太拔掉了死人的头发。人欺人,欺不了活人的,更去亵渎死人。
为了生,一切罪恶都变得理直气壮。小老太拔去女尸头发时,是以惩恶的名义在作恶,因为那个女尸生前曾不断地卖假鱼干去欺骗士兵。家丁剥走小老太的衣服时,也是以惩恶的名义在作恶,因为小老太丧尽天良,竟然连死人也不放过。一念之间,家将的正义感便消失殆尽,之前不择手段的念头又涌上心间促使他化身强盗,由善变恶。
作者在《罗生门》中细腻的描写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短短千字,就把一个人由善变恶的心理变化写的淋淋尽致。
家丁本是被趋善的,却在小老太的陈词下,最终不知不觉步入恶途。如果引导他走向恶途的是小老太,那么引导小老太作恶的又是谁?引导女人生前作恶的又是谁?
读《罗生门》就是在读人性的本来面目。孔子说性本善,我赞同。荀子说性恶论,我也赞同。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被守住本心,不被恶所牵引。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这篇小说让我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引发了我对于人性善恶的思考,不愧是经典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