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子三下乡:情结江永女书,助力非遗传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频道

西南石油大学学子三下乡:情结江永女书,助力非遗传承

2022-08-22 19:48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江永女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性别文字,作为湖湘文化一张古老而又崭新的名片,传承和发展“江永女书”不仅是振兴江永县乡村经济的一条重要出路,是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运作的现实案例,更是加强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2022年7月下旬,西南石油大学“秘扇书湘”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围绕“江永女书”开展调研活动,旨在宣传家乡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女书文化的同时,增强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参观女书园,学习女书文化

烈日炎炎,暑气逼人,女书园却远离城区,静静享受着这一份炙热,就如它本身从内而外透露出来的气质一般,温婉大方,坚韧而古朴。7月21日,实践队前往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景区学习女书文化,了解女书历史。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从江永当地的民风民俗,再到女书起源的传说故事,最后到女书发展的现状,实践队员参观女书古迹,聆听女书故事,对女书发展历程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随后实践队员来到了“女书学堂”进一步学习女书的字体、笔画构成形式、发音标准等知识。女书学堂与传统学堂并不一样。旧时女人不能上学读书,不能进学堂也不能进祠堂吃清明酒,用女书中的说法,不能顶立门户“抵爷名”。因此,歌堂习得,先会唱后学写,互教互学,这是女书传承的主要方式。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女书文字(图:王航宇摄)

蒲尾村漫步,追寻女书踪迹

蝉鸣绕耳,树影婆娑,烈日当空,却有微风阵阵。结束了博物馆学习之旅,实践队漫步在美丽淳朴的蒲尾村,感受女书文化熏陶下的风土人情。浦尾村也叫女书村,是江永女书流传的核心村落之一,也是著名女书自然传人高银仙、胡慈珠、唐宝珍的故居地,虽然不大,但较好地保存了古村风貌。村子里老人和小孩居多,虽然地理位置偏远,但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村民们的生活条件都有保障,大家安居乐业,一路走来有老人坐在门前纳鞋底、看电视,也有小孩在田野间追逐嬉戏。村里的老人聊起女书时眼中饱含骄傲与感动,实践队员也了解了更多女书的民俗故事,“坐歌堂”、“结老同”等独特的女书习俗也深深激发了实践队员好奇。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当地居民(图:周慧芝摄)

对话女书发展,勇担时代重任

7月22日,实践队来到江永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与从事女书文化保护和开发工作多年的各位前辈进行了深入交流。从江永女书特色旅游路线、活动的开发与推广,到推动成立女书数字博物馆和女书生态博物馆景区,培育胡美月、胡欣、胡艳玉等多名女书传人等,前辈们积极发掘保护本土民族文化,付出的种种努力都有效推进了女书的传承与发展,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让女书文化被更多人熟知。

当聊到当代大学生在女书的传承与发展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时,副局长陈军先生说:“大学生对于祖国的文化饱含崇敬、充满自信才能发扬华夏文明灿烂瑰宝,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拥有无穷创造力,能够提供全新思路帮助女书走出去,走向世界的舞台。”华夏文明之所以可以在九州大地上流传千年之久而不衰,不仅仅是其独特的魅力,也是一代代人的努力与付出。作为对家乡文化有着独特情怀的湖南学子,肩负起女书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重任是历史的选择,在深刻理解的前提下,在各位前辈的经验中,需要进一步发掘文化创新突破口,为文化长河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源泉。


                                  图为实践队员与文体局开展座谈会(图:唐宏摄)

采访非遗传人,感念坚守创新

7月24日,团队成员围绕女书的传承、传播与发展等问题,拜访了两位非遗传承人胡美月、胡欣,在与两位老师的交流学习中,实践队感受到了老一辈非遗传人的坚守以及新一代非遗传人的创新与活力。在坚守中创新发展,女书凭借其独特的女性文化韵味必将在历史长河中继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胡美月老师作为省级女书传承人,自继承长辈衣钵以来,一直坚守在女书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前线,身体力行传播女书文化,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乱世纷纭,乱花迷眼,应保持一颗澄澈的心,掸衣故有清辉。浓厚的使命感是抵抗外界纷纭的良药,胡老师说:“说到底女书这个东西还是要更多人去了解才能传下去,所以哪怕只有一个人来参观学习,我都会在这个学堂给他讲。”

丢掉历史沉淀的文化会失去其本味,缺乏创新的文化也会失去发展空间。胡欣姐姐是目前最年轻的女书传承人,一直以来坚持探索女书传播新方法,深入挖掘女书时代价值。采访过程中,胡欣姐姐既能从传承人的专业角度给出解答,又能以年轻一代人的活力提供新思想新方法,实践队也逐步明晰了未来通过新媒体宣传、学校社团活动等进一步宣传女书文化。


                                       图为女书传承人书写女书文字(图:肖仁杰摄)

“四字女经,教尔聪明,娘边做女,莫出闺门……”婉转悠扬的歌谣口口相传,于历史长河积攒别样韵律,秀丽娟细的书法神秘美丽,在岁月沉淀中孕育独特韵味。女书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湖湘儿女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实践队的调研之旅或许已经结束,但学习和传播女书的责任与使命才刚刚交于实践队员手中。女书文化因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在增强实践队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的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队员们传播女书文化的初心,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保护。

(通讯员:周慧芝 贺澍)

【责任编辑:Z9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