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频道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2022-08-23 17:10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JYJ60230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项政策的出台引起了社会的全面关注,如何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也成为了教育的焦点,而作业方式及内容的变革无疑是有效落实双减的重要途径。
 

一、基于课内基础知识的作业设计


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结合教育部对于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要求,基于学情,我们为学生设计了一本在校内使用的手册,名字叫《水滴石穿》。

这本册子与在市面上能够买到的字帖、练习册大为不同。首先,它兼具字帖、生字本、练习册、课堂学习单四种功能,多种功能的融合可有效提升使用效率;其次,这本手册的内容精简且匠心十足,每一课分为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对本课基础生字词的巩固。包含“笔画部首”“临写生字”和“摹写词语”三个板块,笔画部首强化学生基本笔画的书写,临写生字在提升学生书写能力的同时,巩固本课拼音、部首、给生字组词的知识点;摹写词语将语文书课后词语表中每一课要求会写的词语出示在册子上,学生可通过摹写的方式巩固词语。这一部分的内容均由语文教师亲手书写,别具匠心。

每一课的第二部分内容为课堂学习单与作业单。共分为三个版块,“我全会”“我来做”和“我挑战”。我全会考察的是本课的生字词掌握情况,我来做的题型较多,如形近字辨析、多音字、造句等等,这两个板块为每一课的必做题目,我挑战的内容一般是一些拓展性练习。课堂教学中,它充当了教学支架的作用,能有成为师生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辅助工具,学生也基本可以在课堂中完成。

以《田家四季歌》一课为例,我全会部分包含“猜一猜,连一连”和“拼一拼,写一写”两道题。“猜一猜,连一连”考察学生本课会认字的认读及理解,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并将本课需要强化练习的内容融于题目当中。完成此部分题目需要三步,第一步要猜出生字的字形,第二步要正确拼出拼音,第三步是将字形与字音相匹配,确保真正做到会认。拼一拼,写一写,主要考查学生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是否可以达标,给出具体语境,促进学生对生字的深入理解与运用,每个生字设有田字格,无形中帮助学生树立写好字的意识。

“我来做”版块包括“想一想,选一选”和“唱一唱,跳一跳”两道题。想一想、选一选,主要针对本课要求识记的两个多音字。通过在语境中识记运用的方式,帮助学生区别多音字不同读音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唱一唱,跳一跳”部分将《农家四季歌》谱上了曲子,同时设计出了与内容相对应的简单舞蹈,孩子们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不仅可以完成本课背诵课文的目标,更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增强了趣味性。为了避免在此部分出现前面内容所考察的字词,乐谱下的歌词还特意将相关字词标成了拼音。乐谱是基于学生曾学过的一首儿歌的谱子修改的,同时配以歌曲及舞蹈的视频,学生可借助教师或者家长的帮助,扫码听歌学动作,以此确保每名同学都能够在美好的体验中完成本课背诵的教学目标,此部分也融合了音乐与形体两门课程。

“我挑战”版块为涂一涂,画一画,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眼中春天的乡村,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自己对文本、对春天的理解。此部分融合了美术学科的内容,力求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色彩,感受春季的勃勃生机。

通过丰富多彩且多学科融合的内容,我们不仅落实了双减对于低年级学生作业的要求,也高效地完成了课堂目标。这也是《水滴石穿》这本小册子的第三个优势——实用且高效。

二、提升综合素养的项目化学习设计

《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种明确提出,要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为此,我们基于国家课程,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各种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升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课本中,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排了一系列的课文。其中,《中国美食》一课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在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对做饭这件事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结合平日里他们挑食、浪费的现象,我们组织开展了“我的午餐我做主”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此次活动共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活动培训,学校食堂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参观午餐制作工厂的宝贵机会,学生可以就食品加工、成本预算等问题对工作人员进行采访。第二阶段,午餐设计,根据导学手册的指导,设计一份在餐标范围内的午餐。第三阶段,班级初评,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午餐设计汇报,最终每班选出1-2名优秀的同学进入年级复赛。第四阶段,年级汇报展示,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各班进入复赛的同学汇报展示,根据评委打分,评出不同奖项。第五阶段,午餐品鉴,食堂根据孩子们的午餐设计,为全年级的同学制作相应午餐,同学们一起来品鉴。

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趣味满满,挑战十足。例如,学生在计算午餐成本过程中需要填写一份食材价目表时,原本我们只是想让学生将商品价签上的数学信息记录到表格中,然后根据后续内容的一步步引导大致算出一份单人午餐的价格。出乎意料的是,有不少孩子精确计算出了成本,这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他们需要计算出每一克食材的价格,将价签上的千克换算成克,用总价除以克数,得出每一克的单价;其次,称量实际使用的食材克数;然后用单价乘以实际使用食材克数,算出每一种食材的价格;最后将各种食材价格加起来,得出一份单人午餐的精准价格。而从千克到克的单位换算、称量、甚至是小数的使用,都是他们借助查阅资料、向身边人请教的方式自主学习的,并很好地运用到了项目化学习当中。这在让我们看到孩子无限潜力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创新作业方式的重要性。

作业的变革要从作业设计开始,从设计者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开始,一份好的作业设计,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探究热情,同时,也是有效落实双减的重要法宝,希望我在实践中的两点做法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点启示。

 

撰稿人: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  刘建军

【责任编辑:你猜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