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文化育人,南京审计大学“红色耀中华”队在路上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频道

探寻红色文化育人,南京审计大学“红色耀中华”队在路上

2022-08-24 10:50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 | 陈羽善_529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以及建团百年的特殊时间点,基于“红色文化常相伴,革命精神永流传”的主题,南京审计大学“红色耀中华”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了相关地区的采访与调研,感悟红色经典,学习红色精神。


母校寻源,探寻红色教育


7月26日,成员杨砚茗前往河南省郑州市,与母校兴华中学对接,调研中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相关情况,并采访了初中班主任杨阿茜老师学校目前红色文化育人方式的有关问题。

在谈到通过哪些途径带领学生们学习红色文化时,杨老师提到通过课堂内容的渗透,譬如历史课上关于近代史知识的学习,亦或是语文课上爱国诗歌的教学,特别地,《红星照耀中国》这类诗歌也会通过让同学们做手抄报的方式来加深对革命年代长征精神的理解与感悟。

下图为学生们制作的手抄报。


此外,学校也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一二.九”合唱比赛,《春之声》诗歌朗诵比赛等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红色精神,并且在国庆或其他节假日时以班级为单位参观红色基地,如清明节带领学生们参观烈士陵园,举办研学活动,参观二七罢工纪念塔等;观看与红色精神有关的电影,并制作短视频或手抄报,学习红色文化。

下图为学生观看《我和我的祖国》《觉醒年代》后制作的手抄报。


 

采访过程中,杨老师还提到小学生学习红色文化更多的是以听故事为主,而初中生接受的红色教育应该更多的是深层次的内容,就像为什么会有某个节日,一些纪念日是为了纪念谁的,它的由来等。

随着人们普遍知识水平的提高,现在的父母文化程度更高,网络信息、教学水平越来越发达,学生们接收到的爱国教育更应该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应该多方共同致力于中小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事业中。

实地实践,致力红色育人

7月27日,成员陈羽善前往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团堽中心小学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乡村支教活动。


河南省濮阳市有着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和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这样的红色教育基地,为当地学生们红色文化的培养与革命精神的学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此,陈同学在抵达的当日就对团堽中心小学的史红敏校长进行了采访。


采访中在被问及是否带领学生们参观过附近的红色教育基地时,史校长表示,在疫情前的2019年,学校就组织过同学前往邓小平同志曾经居住过青丰县的单拐革命旧址参观学习。紧接着,史校长向队员介绍学校的一系列红色经典学习项目:唱红歌、讲红色故事、组织红色演讲比赛以及革命历史人物手抄报等。这些活动很好地唤醒了同学们的红色基因,让他们能够走近一段红色历史、走近革命先辈们的生活点滴,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认同感。


在提及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时,校长表示红色文化根深其中。他说:“我们要紧跟着国家层面的步伐,从娃娃抓起。”不过,校长也认为孩子们的红色意识仍然有些淡薄,他建议在教材中恢复一些耳熟能详的红色革命故事(如狼牙山五壮士)。

对于陈同学问到的关于唤醒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的建议,史校长认为可以组织学生多多走访学校周边的革命遗址,了解老红军故事,如姚家村在党领导下的姚家暴动旧址。同时,校长也殷切希望能有更多师资力量、政府支持与社会支持,避免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


在此次采访后,陈同学对接下来半个月的授课内容作了细微调整,增添了红色故事宣讲,红色文化诵读等内容,旨在加强乡村地区青少年儿童的红色文化教育学习,调动青少年儿童自主学习红色文化,感悟红色革命精神。

连线老兵,重温峥嵘岁月

7月23日,队伍成员卜雨萱前往江苏省扬州市长征路双拥街进行红色基地参观走访。双拥街红色气息浓郁,在两侧墙壁上陈列着“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铜浮雕、毛主席手写诗词浮雕、长征总行程介绍、长征前后各方面军人数对比以及抗战先辈们的人物介绍等等内容。

通过这次探访,卜同学明白了红色文化一直在身边,红色文化育人理念并不遥远,它们根植在在邻里街道、大城小巷里。

7月31日,团队成员卜雨萱在江苏省扬州市就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红色文化这个问题采访了老兵。爷爷就三个方面给出了解答,在思想上要足够重视,坚定信仰。在学习工作中要不畏艰苦勇于奉献。在生活中要多实地参观红色基地,了解长征精神和文化。


重走历史,感悟红色精神


7月30日,队伍成员管杨、桑曼玉前往江苏省盐城市博物馆及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进行调研。进入场馆,管同学、桑同学沿着场馆内指引标识,仔细地观看墙壁上或玻璃柜中的历史资料和历史文物,无可复刻的红色岁月见证诉说着先辈们不可磨灭的铁军精神。两位同学静默参观,感慨万千。鲜血书写的历史被凝聚在一把把锈迹斑斑的武器上、一个个冷静沉着的文字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一个简单的代名词,它是千千万万个仁人志士终其一身追求的目标。


30日上午,队伍成员杜佳琦前往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深入学习百年党史,体悟革命工作者身上不朽的灵魂与红色革命精神。下午,杜同学继续前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深入学习百年党史,感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忆往昔峥嵘岁月,写未来崭新篇章。红色精神历经岁月洗礼,已然形成一股雄厚的爱国主义之风。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面极具有号召力的伟大旗帜。我们要始终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高度统一。立于当今之时代,解构历史,重构未来,为社会主义崇高理想贡献自我!

重温历史瞬间,沉淀记忆永恒。队伍成员意识到,这可贵的革命精神是无数烈士用鲜血凝练而成的;当年的革命烈士们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仍能心怀国家、报效祖国;作为当代青年,应意识到当下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应尽己所能贯彻革命精神,做到祖国至上,无私奉献,锐意创新。或许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当所有的中国青年行动起来,不懈地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奋斗,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定能震动全世界。

编辑:南京审计大学“红色耀中华”队

图片:南京审计大学“红色耀中华”队

【责任编辑:陈羽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