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教育,用爱伴成长
沈阳市康平县方家九年一贯制学校
教师是职业,教育是事业,如今都成了我的挚爱。97年9月,刚刚走出师范院校,我就扎根偏远农村的一所村小工作,第一天踏上讲台,当一群质朴的孩子喊“老师好”的那一刻,让我感觉到肩上的责任!也是从这一刻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做一名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好老师,让他们幸福成长,这可能就是我最朴实的教育初心吧。
为了这份初心,我一直没有离开农村学校,为了这份初心,我毫无怨言的付出,多少次顶风冒雪穿梭在家和学校之间,多少次骑着自行车摔倒在家访的路上,又有多少次拖着病痛的身体准时出现在孩子们的身边……
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告诉孩子们“一个也不能掉队”。现在带的这个班五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叫宇轩的孩子,因为意外造成骨盆骨折,不得不住院治疗。家长执意不肯申请休学,理由是孩子舍不得老师,舍不得同学,和父母说“多难都要努力跟下来”。孩子的想法和家长的态度打动了我,我向家长承诺“与孩子一起度过难关!”为了这个“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承诺,我录制语文数学知识短视频发给家长,孩子在医院自己看教材,有不理解的我再微信加以指导。孩子出院正值盛夏,周六周日我顶着炎炎烈日,骑着电动车往返十几公里上门给宇轩补习,通过我们师生俩的共同努力,终于把落下的课都补上了。家长非常感动,想了很多办法酬谢,但都被我一一谢绝,我兴奋地说:“宇轩是我的学生,能回到班级正常上课,我们班一个学生都没掉队,我比你们都高兴,还要感谢你们和孩子的配合呢!”
“一个也不能少”,我做到了,我还要做到“一个也不能差”。有一年,学校让我接手一个落后班级,我感觉到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我的考验。我接受了这个挑战,经过多方了解,我决定从一个叫思博的典型孩子入手,但是一次次的谈心都失败了,我决定周末去孩子家里,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
这是一个典型的农村贫困家庭,接待我的是思博的爷爷,老人家介绍孩子父母经常吵架最终离异,给孩子内心留下了阴影,奶奶常年卧床不起,爷爷管理不到位。爷爷几近哭诉,更让人心痛,如果我再不管,这个本来家世不幸的孩子就真的没有希望了,我要担起这份责任,就是为了一个想法:我班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差。
回家的时候天已经眼前黑了,路两边是庄稼,心里越想越怕,由于过度紧张,自行车滑倒在深深的车辙里,左臂和左膝盖都在沙土地上刮破了,爹妈说我“你这傻孩子,为了一个学生你不要命了?”是啊,在他们眼里我还是个孩子。从那次家访开始,思博更懂事了,我经常询问奶奶的病情,买点水果让他带给奶奶,渐渐的,孩子把我当做亲人,成了班里的积极分子,和我一起把他身边的几个“捣蛋鬼”也转化过来了,班级逐渐步入正轨,每一次进步,都让我和孩子们感动得泪流满面。第二年,我们班被评为康平县优秀班级。多年以后,一个一身军装的男子汉满脸泪水地站到我的面前,给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老师好”,望着一身戎装的思博,我禁不住留下了眼泪,一个也不能差,我做到了。
是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差,我做到了,作为老师,我关爱每一个学生,他们感受到了师爱的伟大,回首这么多年来,我的孩子却少了太多的母爱。记得孩子刚刚入幼儿园时,突发高烧,得了肺炎住院,我舍不得班级的孩子,每天学校医院两头跑,只能晚上守在孩子身边,看着她脸色煞白,不停地咳嗽,哭着说:“妈妈,抱抱,妈妈,我想你……”孩子沙哑的声音让我的心揪着一样疼。我多想陪在孩子身边,可班里几十个孩子眼巴巴地等着我回去,我只能忍着泪水告诉孩子:“宝贝,妈妈也想陪你,但妈妈班里还有大哥哥大姐姐等着妈妈去上课,别人讲课他们听不习惯,白天让爸爸看护你,晚上妈妈陪着你……”一个礼拜后孩子终于出院了,看着活蹦乱跳的孩子,我满心愧疚。孩子,请原谅你的妈妈是一位老师,在责任面前,妈妈只能选择大爱,舍弃小爱!
在付出爱的同时,我也收获着快乐和感动,孩子们从懵懂变得懂事,每一届学生毕业时都充满了不舍。作为农村教师,为了乡村振兴我还会继续坚守,用自己的爱心让我们农村孩子的脸上多一点自信和快乐,眼中多一点睿智和灵气,心中多一点博爱和憧憬,在农村学校实现我的人生价值,用心血和汗水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和梦想,用心做教育,用爱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