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321):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睢城实小 梁钰琼
“站在教室讲台上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基本品质。所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课堂、课程等活动, 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教师。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成长就成为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研发,课程就成为无源之水;没有教师的实践,理想课堂就成为水中之月。”所以,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最基础的力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更是学校未来的希望。为助力更多的教师迈向优秀,丰富暑期生活,丰盈生命厚度,培育站开展了第六期的学习活动。
李本松老师的讲座是《课堂模式及其代表性实践探索》,什么是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框架结构和活动程序,李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三种教学模式,洋思的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杜郎口教学模式则是“三三六”,具有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还有一种便是的学讲模式,也是我们现在最熟悉的模式,基本环节包括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以及小结反思,在学讲模式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是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调动他们的自主学习性,并且能够让同组学生共同进步,能迸发出更多的创新意识,这比教师的硬教更能让学生加深印象。李老师的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接着杨雅迪老师讲述了她作为教师的成长经历,还分享了她参加优质课的宝贵经验,事无巨细,让我们提前明晰比赛流程,给我们一些重要小提示,能看出小杨老师是个心思细腻、很可爱的老师。杨老师的教育叙事也令我动容,对待学生悉心温柔,有句话我印象深刻,那就是“行为不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只不过是沮丧的孩子”,她用自己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改变了一个“问题生”,其实什么是“问题生”呢?所谓的“问题生”,他一定是有心结的,作为教师,我们遇到这样的孩子不应该另眼相看,而应该去发现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开心结,走出阴霾。
下午,朱永老师与我们分享他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教师是修炼而成的,并提醒大家,不论何时我们都要做一名合格教师、做一名特长教师、做一名特色教师、做一名品牌教师、做一名魅力教师。朱老师用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教会孩子用眼睛去发现美,教会孩子用画笔绘画出眼中的美,这教会我们应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沙集中心小学的靳红老师为我们分享了《追梦,一直在路上——“白鹅班”叙事》。靳老师分享了她在缔造完美教室的过程中和孩子们之间发生的趣事,他们的班名、班徽、班书、班歌、班训都是她和孩子们共同创作的。从靳老师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她对孩子们的关心与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用心。
感谢几位老师的倾情分享,经过一天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于“教师”二字还知之尚浅,作为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应不断充盈自身,才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