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院学子寻惜字,助力传统文化兴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频道

泰院学子寻惜字,助力传统文化兴

2022-08-27 21:29

来源:泰州学院 | 冯恬艺_5319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响应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以及通过对“敬惜字纸”的研究与实践更加走近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传统文化的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泰州学院人文学院的“‘敬惜字纸’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13日到达了江苏省泰州市展开社会实践。

 

“敬惜字纸”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种良好美德,代表着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相传,中国文字是由上古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发明的,历代的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对文化都相当敬重,久而久之,古人认为应当对字纸,即写有文字的纸张表示尊敬和爱惜。

 

“‘敬惜字纸’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13日下午抵达泰州柳园。泰州柳园是为纪念泰州一代说书宗师——柳敬亭而建的。这个出身平民的说书大师,活动于明末清初朝代更迭的动荡之际,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本姓曹,原为塘湾曹家庄人,少时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避捕逃亡在外,因栖息于柳树下,自感生涯如柳絮飘泊无依,故改姓柳。后从莫后光学说书,熟悉各阶层的生活和各地方言、风俗,一生颠沛,周游扬州、苏州、杭州、南京等地献艺。柳敬亭大师将文化通过说书的形式传播,因此兴建柳园以寄托对柳敬亭的怀念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不难看出民众对文化的的敬重与珍惜。

 

次日下午,团队成员到达泰州学政试院进行参观,据说这里是泰州试院是目前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院试博物馆。仪门进去便是考场,甬道两侧建有一排排的考棚,是当年考生考试、吃饭和睡觉的地方。考棚是用砖头砌成的,前高后低,我看有点逼仄。一间间考号用砖头隔开,高不过2米,宽不足1米,深也就是1米多一点,门口悬有竹帘。号里有两块木板,里面一块作坐椅,外面一块是活动的,白天当桌子,晚上与里面的一块合起来用来睡觉,考生三天的考试就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想来考生还真的不容易。

 

展厅的实物也十分丰富,有文状元的状元服,有武状元的披挂及使用的兵器,有考生用于做饭的精巧灶具、盛放食品的竹制提盒,有木雕《麒麟转世》,有床上木雕,图案反映的是赶考、送别以及高中后在家乡立牌坊光宗耀祖的喜庆场景。展厅通过实物、图片和模拟场景,介绍了我国的科举文化、学政试院、科举教育、名人逸事和泰名人等。

 

【责任编辑:冯恬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