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惜字传统,促文化振兴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频道

寻惜字传统,促文化振兴

2022-08-27 22:37

来源:泰州学院 | 周佳慧_532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寻惜字传统 促文化振兴

2022年7月,我参加了泰州学院“‘敬惜字纸’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团队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探寻中国传统的“敬惜字纸”文化在江苏的遗存与保护。在不断探访和交流的过程中发掘“敬惜字纸”文化的深层内涵和现实意义。

我们的社会实践围绕江苏地区的“敬惜字纸”文化展开,在团队中,我担任着“协调者”的角色,收获颇丰。我们的社会实践覆盖江苏省十余个大市,而我所在的正是学校所在地——泰州市。作为社会实践的起点城市,我在泰州的实践工作也被赋予了更多一份的责任。在实践刚开始时,我负责协助团队的队长完成实践准备工作。起初我认为这是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但是当真正投入其中时,我才意识到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就好比一场准备很久的比赛,赛前的任何一个准备步骤都对比赛的输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践准备的过程需要的是耐心和细心,这恰恰是我所缺乏的,起初我也因为自己的不够细致忽略了不少问题,但是在和团队成员的不断磨合中,我的实践工作也逐渐迈入的正轨。

作为一次有着文化振兴意义的实践活动,对于“敬惜字纸”文化的认知和深入了解是每个团队成员都必须具备的。“敬惜字纸”是有着深厚底蕴的中华传统文化,想要对此有进一步的了解,就需要学习大量的文献资料,这对于我来说一份不小的工作量。对于一个鲜少翻阅古籍的人来说,查阅地方志是一个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因为自己的阅读能力不足忽略了不少细节,导致起初查阅到的有效文字资料过少,给实地考察研究带来了一些困扰。但是慢慢地,我尝试与团队中有比较丰富经验的队友一起探讨,在队友的帮助下能够有效地翻阅文史资料,对接下来要开展的文化研究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想要真正发挥社会实践的文化振兴功用,实地的考察和宣传讲解是必不可少的。在泰州地区,我去到了包括柳园、学政试院、稻河古街、罗塘古镇等多个历史文化场所,亲身寻找“敬惜字纸”文化元素在泰州地区的留存。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泰州涵西街的学政试院。虽然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但是这次却是带着不同的目的。相比那些商业气息浓重的文化景点,学政试院显得十分宁静。场馆不是很大,内里陈设、展示的内容却十分丰富。从正厅到侧厅,各个厅的展示内容都各具特色。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苏州地区探访一处“敬惜字纸”古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馆内有关科举的字纸资料的展示。虽然场馆不大,但是馆内对这些字纸材料的保护却十分到位。各馆内都安排有指定的管理人员,他们总是耐心地向我讲述着每一张字纸背后的故事。我想,这就是潜藏在当代人心中对于字纸文化最真诚的敬重。

在后来的几天里,我们也接连探访了不少地方,更是在罗塘古镇看到了一处保存十分完善的“敬惜字纸台”,这正是我们此行的关键所在。但是在与当地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现在的人们对于“敬惜字纸”文化的关注已经大不如前,甚至不少人对此持不关心的态度。正是通过这些负面的声音,也让我更深一步感受到了宣扬“敬惜字纸”文化的重要性。

“敬惜字纸”文化是中华古代传统文化中的良好美德,代表着古人对文化的敬重。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江苏至今仍保存着不少有关“敬惜字纸”的文化传统与遗迹。习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国传统文化本质是乡土文化。“敬惜字纸”的背后表达的是人们对于汉字文化的敬重和崇拜,对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夏日,我们走村赴乡,在江苏这个自古“重文教”的地方,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推动这传统的文化走向新的发展道路,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认识到“敬惜字纸”的精神内涵,赋予“敬惜字纸”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意义。宣扬传统文化道阻且长,需要我们更多的青年人投身其中!

【责任编辑:周佳慧】
返回顶部